[发明专利]一种滚轮清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3072.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杨中华;秦杰;肖会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00 | 分类号: | B08B1/00;B08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清胶 定位单元 外周 刮刀单元 喷油单元 驱动单元 胶结剂 溶解 驱动定位单元 胶粘剂 垂直布置 固定滚轮 滚轮安装 人力成本 使用寿命 自动完成 粘附的 中刀片 紧贴 软化 自动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轮清胶系统,该清胶系统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用于固定滚轮的定位单元、与定位单元垂直布置刮刀单元、用于控制定位单元运动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溶解滚轮外周胶结剂的喷油单元,清胶时,将滚轮安装在定位单元上,并使所述刮刀单元的顶端紧贴滚轮的外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定位单元旋转,从而带动滚轮旋转,喷油单元溶解或软化胶结剂,刮刀单元与滚轮的外周相对运动,将滚轮上的胶粘剂刮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自动完成滚轮外周粘附的胶,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而且该清胶系统中刀片的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白车身滚边焊接生产线,具体涉及一种滚轮清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不断提高的性能要求,胶粘剂、密封胶作为汽车生产所必需的一类重要辅助材料,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门盖滚边技术普遍运用在汽车白车身技术上,滚边的过程中势必会有胶粘剂粘在滚轮上,对车身的美观及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要对滚轮进行清胶。目前,滚轮的清胶均采用人工清胶的方式,效率低,且清胶的质量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清胶效果好的滚轮清胶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清胶系统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用于固定滚轮的定位单元、与定位单元垂直布置刮刀单元、用于控制定位单元运动的驱动单元以及用于溶解滚轮外周胶结剂的喷油单元,清胶时,将滚轮安装在定位单元上,并使所述刮刀单元的顶端紧贴滚轮的外周,所述驱动单元驱动定位单元旋转,从而带动滚轮旋转,喷油单元溶解或软化胶结剂,刮刀单元与滚轮的外周相对运动,将滚轮上的胶粘剂刮下。本发明通过定位单元将滚轮固定,并通过驱动单元带动定位单元旋转,从而使得滚轮一起旋转,设置刀片单元固定并保持刀片单元与滚轮外周紧贴,从而可以有效的将滚轮外周的胶清除下来,同时,通过设置喷油单元,将滚轮外侧的胶结剂软化或部分溶解,使得刀片单元的清除更加轻松。
所述的定位单元包括销座以及设置在销座上的至少两根可伸缩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的伸缩方向与滚轮的轴向相同。设置多根定位销,可以使得滚轮的转动更加稳定。
所述的驱动单元包括用于驱动销座旋转的电机以及用于驱动定位销的支座。
所述的刮刀单元包括与滚轮厚度相匹配的刀片以及用于控制刀片前后伸缩的气缸,所述刀片与水平方向呈倾斜固定。设置气缸,在定位销固定滚轮之后,气缸带动刀片向前伸,使刀片紧贴滚轮外周,当清胶结束后,气缸带动刀片向后缩,使刀片与滚轮分离;刀片设置成倾斜,清胶时刀片受到的剪切力更小,刀片不易断裂。
当滚轮的转动在经过刀片时为向下运动,则刀片向上倾斜,反之,当滚轮的转动在经过刀片时为向上运动,则刀片向下倾斜。
所述喷油单元包括固定在支座上的油箱、与油缸通过喷油管相连的喷嘴以及设置在滚轮下方的废料收集盒,所述喷嘴设置在滚轮外周与刮刀单元相反的一侧。设置喷油单元,可以对滚轮上的胶水起到初步溶解的作用,减小胶和滚轮的粘合力,刀片能够更容易地将胶从滚轮上清除下来,使得刀片的寿命更长。
所述清胶系统包括用于控制定位单元、刮刀单元、驱动单元及喷油单元运动的PLC控制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发明的清胶系统可以自动完成滚轮外周粘附的胶,自动化程度高,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2)本发明清胶系统中刀片的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刮刀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喷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爱孚迪(上海)制造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30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