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空气净化器抽风机用恒流驱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2836.4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6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云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G05F1/569;H03F3/26;H03F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干扰 空气 净化器 抽风机 用恒流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驱动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空气净化器抽风机用恒流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主要由抽风机、空气过滤网等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为:空气净化器内的抽风机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污染的空气通过机内的空气过滤网后将各种污染物清除或吸附,将空气不断电离,产生大量负离子,被微风扇送出,形成负离子气流,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而空气净化器的抽风机在工作时则需要驱动系统为其提供稳定的驱动电流,以确保抽风机的转速稳定,即使室内空气循环流动的效果更好,使空气净化器更好的达到清洁、净化空气的目的。
然而,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抽风机驱动系统存在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差,导致高空气净化器的抽风机的转速稳定性差,从而使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的清洁、净化的效果不佳,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提供一种能提高空气净化器的抽风机驱动系统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的电路便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抽风机驱动系统存在输出电压和电流稳定性差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空气净化器抽风机用恒流驱动系统。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抗电磁干扰的空气净化器抽风机用恒流驱动系统,主要由放大器P,共模电感L,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串接在三集管VT2的集电极与三集管VT6的集电极之间的恒流保护电路,正极与共模电感L原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负极与共模电感L副边电感线圈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正极与共模电感L原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与共模电感L副边电感线圈的非同名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2,正极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4,正极经电阻R1后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一端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7,正极经电阻R9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7,负极经电阻R3后与放大器P的正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正极经电阻R10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P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1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连的二极管D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5,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12,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8,以及正极经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9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的正极与负极共同形成抗电磁干扰型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所述放大器P的负电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与极性电容C3的正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6的集电极接后接地;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发射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其基极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5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共同形成线性放大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冠深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28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旋转导弹的弹性振动模态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电作动器刚度测试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