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60434.0 | 申请日: | 2017-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8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4 |
发明(设计)人: | 单维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维民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200 辽宁省海***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螯合剂 土壤 营养元素 有机多元酸络合剂 土壤团粒结构 电导率 长链聚合物 麦芽低聚糖 有机质组成 海藻多糖 化肥技术 节能环保 生物酶解 温度恒定 水肥 保水性 多醣体 几丁质 重量份 移动 透气 螯合 淀粉 施肥 化肥 节约 调控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它涉及化肥技术领域,它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0‑40份、麦芽低聚糖10‑15份、几丁质5‑10份、海藻多糖8‑12份、醣胺多醣体5‑8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0‑30份。该螯合剂由多聚长链聚合物加生物酶解有机质组成,具有螯合水肥溶液中营养元素的功能。进入土壤能作用于土壤团粒结构生成,电导率低,具有调节土壤透气保水性,调控土壤温度恒定。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节约施肥成本。节能环保、绿色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属于化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有必需元素和有益元素之分;必需元素中又有大量(亦称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之分。
必需元素指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而不能用其他元素代替的植物营养元素。根据植物需要量的多少,必需元素又分为必需大量元素和必需微量元素。必需大量元素有碳、氢、氧、氮、磷、硫、钾、镁、钙;必需微量元素有铁、锰、锌、铜、硼、钼、氯。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虽在需要量上有多少之别,但对植物的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功能,都是不可缺少的。
必需元素的生理功能可概括为:构成植物体内有机结构的组成成分,参与酶促反应或能量代谢及生理调节。如纤维素、单糖和多糖中含有碳、氢、氧;蛋白质中含有碳、氢、氧、氮、磷、硫;某些酶中含有铁或锌;Mg2+和K+是两种不同的酶的活化剂;K+和Cl-对渗透调节具有重要作用。
磷是植物必需的元素之一,是细胞核的主要成分,能促进早期根系的形成和生长,促进幼苗发育和植物体内各种代谢作用,有助于增强植物的抗病性,使作物早开花,早结果。合理施用磷肥,可增加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传统领域的肥料中磷元素进入土壤遇金属类元素会出现固化现象,水溶性磷元素利用率较低。污染土壤环境。
因此降低磷与土壤中金属类物质固化反应,提高磷与其他营养元素利用率,是目前肥料领域的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
本发明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0-40份、麦芽低聚糖10-15份、几丁质5-10份、海藻多糖8-12份、醣胺多醣体5-8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0-3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5份、麦芽低聚糖12份、几丁质8份、海藻多糖10份、醣胺多醣体7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机螯合剂是在固-液界面上或固-气界面上由多齿配体键结合形成的螯合物的螯合效应产品,产生螯合反应的螯合物质,具有环状结构的特殊表现情况。该螯合剂由多聚长链聚合物加生物酶解有机质组成,具有螯合水肥溶液中营养元素的功能。进入土壤能作用于土壤团粒结构生成,电导率低,具有调节土壤透气保水性,调控土壤温度恒定。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利用率。降低化肥使用量,节约施肥成本。节能环保、绿色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和实施例对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0-40份、麦芽低聚糖10-15份、几丁质5-10份、海藻多糖8-12份、醣胺多醣体5-8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0-30份。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5份、麦芽低聚糖12份、几丁质8份、海藻多糖10份、醣胺多醣体7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5份。
实施例1:一种能促进磷移动的螯合剂包含以下重量份成分:淀粉30份、麦芽低聚糖10份、几丁质5份、海藻多糖8份、醣胺多醣体5份、有机多元酸络合剂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维民,未经单维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604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