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臭/抗菌/干爽/防霉四效合一祛脚臭喷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59005.1 申请日: 2017-11-01
公开(公告)号: CN107595883A 公开(公告)日: 2018-01-19
发明(设计)人: 何丹农;林琳;王岩岩;金彩虹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3/38 分类号: A61K33/38;A61K9/12;A61P17/00;A61P31/10
代理公司: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1208 代理人: 董梅
地址: 20024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消臭 抗菌 干爽 防霉 合一 祛脚臭 喷雾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脚气除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臭/抗菌/干爽/防霉四效合一袪脚臭喷雾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脚臭”因为“臭气冲天”,不仅会对别人产生不适的感觉,还会严重影响个人的自信,有些患者甚至悲观失望,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神经崩溃。

引起脚臭的罪魁祸首是一种叫白癣菌的真菌,也就是通常说的香港脚菌,它分解皮肤代谢物后产生难闻的恶臭。

由于脚心比其他部位的汗腺多。脚心每平方厘米有620个左右汗腺,而身体其他部位同样面积仅有143~339个。当人们活动增多、天气闷热、精神紧张、吃辛辣热烫食物的时候,汗液就会大量分泌出来。出汗后鞋内的湿度和酸碱值给细菌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加上皮肤坏死的角质层给细菌带来的足够的营养,使细菌能够大量繁殖分解角质蛋白并混合汗液中的尿素、乳酸产生难闻的臭味。

发生脚臭的原因,是由下列各个原因共同作用而形成:

1.潮湿的环境:脚掌是个多汗的环境。脚掌每平方厘米有600多个汗腺,比身体其他部位多出2~4倍。总共约有二十五万多个汗腺一天可以分泌将近500毫升的汗水。汗液里除含水分、盐分外,还含有乳酸及尿素。当水分含量高的时候非常有利於细菌及霉菌的大量滋生繁殖。

2.闷热密闭的空间:当鞋穿的很紧密,通风透气性不佳时,除了会造成水份的增高外,皮肤表面的pH值会产生变化,由原本的PH4.4升高到PH7左右,而且会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环境最适合脚底某些细菌的生长。

3.细菌的繁殖:因为一、二项因素的加成作用,造成足部皮肤细菌的成长,这些细菌可以分解皮肤的角质蛋白,及脚汗中的尿素、乳酸成分,形成含有臭味的各种代谢物,例如:

(1)Brevi Bacterium,可将角质蛋白中的成分Methionine,分解形成甲基硫醇,这种代谢物的气味和乳酪发酵的味道很像。

(2)皮脂中的脂肪成分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分解,会形成短链脂肪酸。

(3)汗水中的尿素被细菌分解成氨。

这几种味道混在一起,并紧紧的闷在不透气的袜子中,就会形成难闻的脚臭。

4.霉菌的繁殖:闷热潮湿的环境会使霉菌生长,形成脚臭,俗称香港脚。香港脚的症状非常多样化,并非所有的香港脚都有臭味,最容易产生脚臭的香港脚型式,就是在趾腱间,产生皮肤湿湿烂烂型的香港脚,脚臭最为严重。

5.过厚的老旧角质:过厚的老旧角质,在汗水的浸润下,会变成细菌及霉菌所需的营养来源,促进细菌、霉菌的增生繁殖,恶化脚臭的形成。

治疗脚气的药物很多,但都存在一些缺点:

(1)西药抗真菌类药物一般都不溶于水和酒精,无法做成水溶性制剂,做成软膏剂不利于皮肤吸收,药物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且此类药物用多了容易产生抗药性,使脚气迁延难愈;(2)一些如足光粉、脚癣一次净等的药物配方中使用了苯甲酸、水杨酸、冰醋酸等,用来促使脱皮(使角质层脱落),使用后导致局部发生红斑、瘙痒、刺痛或过敏现象,并且有可能更容易导致感染。因为角质层是皮肤抵御外界感染、辐射的第一道防线,去除角质层后,皮肤的防御力会变差。

现在治疗脚气的水剂很多,但是能很有效果的不多,要是治疗一段时间有作用后,会反复发作。

80年代抗生素的大量应用产生耐药性、副作用,人们重新认识到银才是真正的广谱天然抗生素。如今,银元素以它无耐药性、无毒、无过敏、无交叉药物干扰等优点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大量研究发现,银之所以广谱杀菌而不伤害有益菌和正常细胞,是因为病原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它有呼吸酶来维持生存,银遇到呼吸酶,才变成离子与其结合,使细菌死亡。银是微量元素,在前列腺中含量较高。银能促进免疫功能的提高(支持T细胞对抗外来物),所以银不但杀菌,还能有利于细胞生长,伤口愈合。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发展为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带动了与纳米技术相关的许多新兴学科的迅速发展。银单质本身具有极佳的抗菌效果,而纳米技术的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在用量很少的情况下就能对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产生强大的杀菌效果,渗透性强,杀菌作用广谱,无耐药性;并且纳米银能够促进伤口的愈合、细胞的生长及受损细胞的修复,且无任何毒性反应,对皮肤无任何刺激反应。

但是,由于纳米银粒径较小,表面能较高,具有极强的团聚倾向。目前尚无纳米银抗菌剂应用于治脚气喷雾产品的相关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