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8809.X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靳延辉;李道先;王超学;王丽曼;李宗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45/20 | 分类号: | C07C24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苯胺 高温 重氮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
背景技术
1-苯基-3-甲基-5-吡唑酮用于生产医药品安替比林、氨基比林、安乃近的原 料,也用于染料及彩色胶片染料、农药及有机合成工业中。吡唑酮合成的起始 反应是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反应是指苯胺与亚硝酸在低温下作用生成重氮盐的 反应。苯胺常称重氮组分,亚硝酸为重氮化剂,因为亚硝酸不稳定,通常使用 亚硝酸钠和盐酸使反应时生成的亚硝酸立即与苯胺反应,避免亚硝酸的分解, 重氮化反应后生成重氮盐。
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
重氮化传统工艺以苯胺、盐酸、亚硝酸钠为主要原料,经过重氮化反应,合 成重氮盐。但此工艺需要在低温下反应,一般要求0-5℃反应,条件苛刻,工业 化时需要消耗大量低温盐水,成本高,并且重氮化为放热反应,不易操作,安 全隐患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高温下反应,易操作,安全 性高的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采用苯胺、盐酸、亚硝酸钠、自来水为主要原 料,按照质量比苯胺:盐酸:亚硝酸钠:水=1:(2.5~4.5):(0.5~2.5):(3~5), 四种原料分别经计量泵通过流量计汇合,然后以2m/s的速度通过管式反应器发 生重氮化反应,合成重氮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反应温度设定为50~8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式反应器为米格管反应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包括步骤:
1)打开各计量泵开关,开水流量计进、出水阀,冲去管道内污物;
2)依次缓慢打开盐酸、苯胺和亚硝酸钠流量计的进、出进料阀,当反应管 道有重氮盐水流出时,要立即检查终点,并进行调正,尽快使流量计的转子稳 定,终点正常;
3)反应过程要严格控制重氮化反应的温度50~80℃、pH值0.5~4.5和终 点显微蓝色;
4)终点测试;
5)经管道反应后的重氮盐液经漏斗流入还原罐进行下一步反应,重氮盐应 为黄色澄明液体或乳黄色液体,不得发红;
6)当一批配量苯胺用完后,应依次关闭苯胺、亚硝酸钠、盐酸流量计进料 阀,待反应管道用水洗干净后,再关闭自来水流量计进水阀,然后关闭各原料 罐底阀;
7)重氮化反应结束后,关闭流量计开关,停计量泵。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终点测试方法是将少量淀粉—KI试液 置于测试板上加一滴饱和FeSO4溶液,用细塑料棒沾取少量重氮盐液加入到测试 板上淀粉—KI试液中,观察颜色变为微兰即为终点已到,若太浅或无色是NaNO2不足终点不到,过深是NaNO2过量。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反应温度低,条件苛刻,工业化时需要消耗大量低温 盐水,成本高,且不易操作,安全隐患大的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严苛的低温 动力,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的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采用苯胺、盐酸、 亚硝酸钠、自来水为主要原料,按照质量比苯胺:盐酸:亚硝酸钠:水=1: (2.5~4.5):(0.5~2.5):(3~5),四种原料分别经计量泵通过流量计汇合,然 后以2m/s的速度通过管式反应器发生重氮化反应,合成重氮盐;过程中不需要 严苛的低温动力,操作简便,安全系数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采用苯胺、盐酸、亚硝酸钠、自来水为主要原 料,按照质量比苯胺:盐酸:亚硝酸钠:水=1:(2.5~4.5):(0.5~2.5):(3~5), 四种原料分别经计量泵通过流量计汇合,然后以2m/s的速度通过管式反应器发 生重氮化反应,合成重氮盐。
所述反应温度设定为50~80℃。
所述管式反应器为米格管反应器。
所述的苯胺高温重氮化工艺,包括步骤:
1)打开各计量泵开关,开水流量计进、出水阀,冲去管道内污物;
2)依次缓慢打开盐酸、苯胺和亚硝酸钠流量计的进、出进料阀,当反应管 道有重氮盐水流出时,要立即检查终点,并进行调正,尽快使流量计的转子稳 定,终点正常;
3)反应过程要严格控制重氮化反应的温度50~80℃、pH值0.5~4.5和终 点显微蓝色;
4)终点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未经新华制药(寿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8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