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色彩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7025.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57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廖俊翔;林金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G09G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色彩 校正 方法 | ||
1.一种色彩校正方法,应用于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该色彩校正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感测该背光模组的即时背光强度;
(b)当该即时背光强度与标准背光强度不同时,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
(c)感测该背光模组的补偿后背光强度并依据该补偿后背光强度与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估算出该显示面板的第一即时色彩资讯,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对应于该显示面板的穿透特性;以及
(d)依据该第一即时色彩资讯估算出该显示面板所需的第一色彩增益补偿值并依据该第一色彩增益补偿值对该显示面板的色彩进行补偿后显示影像;
其中,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为特征矩阵且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包括该显示面板的色彩资讯与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是于该显示装置出厂时,依下列步骤产生:
(e1)当该背光模组发出第一背光至该显示面板时,于该显示面板前感测该显示面板的第一色彩资讯;
(e2)当该背光模组发出第二背光至该显示面板时,于该显示面板前感测该显示面板的第二色彩资讯,其中该第一背光与该第二背光分别具有不同的背光强度;以及
(e3)依据该第一背光、该第一色彩资讯、该第二背光与该第二色彩资讯计算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显示装置经长时间使用后,重新执行步骤(e1)~(e3)而得到第二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以及
以该第二面板色彩特征资讯取代原来的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该显示面板前提供色度仪,当该背光模组发出具有不同背光强度的背光至该显示面板时,该色度仪量测该显示面板上的纯白、纯红、纯蓝与纯绿的强度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色度仪测得的该显示面板上的纯红、纯蓝与纯绿的强度值为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与该背光模组发出的背光强度的乘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还包括:
依据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该即时背光强度与该标准背光强度估算出该显示面板的第二即时色彩资讯;
依据该第二即时色彩资讯估算出该显示面板所需的第二色彩增益补偿值及相对应的第一亮度变化量;以及
依据该第一亮度变化量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还包括:
依据该标准背光强度与该即时背光强度的差值,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彩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步骤(b)还包括:感测该背光模组的补偿后即时背光强度用以取代该标准背光强度。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用以发出背光至该显示面板;
第一感测单元,设置于该背光模组的一侧,用以感测该背光模组的即时背光强度;以及
处理模组,分别耦接该显示面板、该背光模组及该第一感测单元,当该即时背光强度与标准背光强度不同时,该处理模组提高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
其中,该第一感测单元还感测该背光模组的补偿后背光强度,该处理模组依据该补偿后背光强度与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估算出该显示面板的第一即时色彩资讯,其中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对应于该显示面板的穿透特性,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为特征矩阵且该第一面板色彩特征资讯包括该显示面板的色彩资讯与该背光模组的背光强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处理模组依据该第一即时色彩资讯估算出该显示面板所需的第一色彩增益补偿值并依据该第一色彩增益补偿值对该显示面板的色彩进行补偿后显示影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佳世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702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元件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接触孔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