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度集成的LED调光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6228.2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4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赖练章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31315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51804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集成 led 调光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度集成的LED的调光电路,包括:电压源;可控硅调光器,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一端耦接于所述电压源;功率存储输出电路,包括LED灯条;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另一端,第二端分别耦接于调节模块的一端和所述LED灯条的负极端,第三端耦接于所述电压源,第四端耦接于所述调节模块的另一端;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且仅包括:调节电容,所述调节电容的一端分别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第一端和所述LED灯条的负极端、另一端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第四端;功能单元,包括功能电阻,以及功能电容;高度集成主控芯片。本发明的调光电路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电路体积占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调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高度集成的LED调光电路。
背景技术
可控硅调光技术是一种调光设备,早期主要用于调节钨丝灯、节能灯的亮度;近年来由于LED照明的兴起,也被用来调节LED照明灯具的亮度。
现有的调光电路有不少,例如主流的升降压结构(BUCK-BOOST)LED可控硅调光电路,该电路主要包括可控硅调光器、用于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变为波动的直流电的整流桥、用于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同时提供保护等功能的主控制芯片、主控制芯片外围电路和LED灯条电路,其中该主控制芯片外围电路至少拥有如下功能:用于检测能够反应LED灯条亮度相对应的电压波形的检测网络,并将该检测值反馈给主控制芯片,然后再根据检测值调光。
但现有的控制方案中,芯片内部的实现比较复杂,再加上外围配套的元件比较多,直接导致整体成本比较高;另外,现有的调光电路外围元器件较多,制成的电路板体积占用较大,无法应用于体积要求比较高的应用中,例如一些灯丝灯的调光应用。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能够降低生成成本,并减少体积占用的超高度集成的LED的调光电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度集成的LED的调光电路,包括:
电压源;
可控硅调光器,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一端耦接于所述电压源;
功率存储输出电路,包括LED灯条;
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可控硅调光器的另一端,第二端分别耦接于调节模块的一端和所述LED灯条的负极端,第三端耦接于所述电压源,第四端耦接于所述调节模块的另一端;
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且仅包括:
调节电容,所述调节电容的一端分别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第一端和所述LED灯条的负极端、另一端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第四端;
功能单元,包括功能电阻,以及一端耦接于所述功能电阻、另一端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第四端的功能电容;
高度集成主控芯片,所述高度集成主控芯片的电源端耦接在所述功能电阻和功能电容之间,接地端分别接地和耦接于所述整流桥的第四端,输出端耦接于所述LED灯条的正极端。
进一步的,所述高度集成主控芯片包括:
VCC引脚,耦接于电源电压产生电路;
电压钳位和钳位电流产生电路,所述电压钳位和钳位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入端耦接于所述VCC引脚,接地端耦接于GND引脚;
电流检测电路,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的第一端耦接于所述电压钳位和钳位电流产生电路的输出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62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