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区燃烧高稳定性蒸发管燃烧室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4737.1 | 申请日: | 2017-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36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穆勇;刘富强;郭磊;刘存喜;杨金虎;龚建波;胡春艳;徐纲;朱俊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 |
主分类号: | F23R3/32 | 分类号: | F23R3/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区 燃烧 稳定性 蒸发 燃烧室 | ||
1.一种分区燃烧高稳定性蒸发管燃烧室,包括燃烧室外环、燃烧室内环以及沿周向均布在燃烧室头部燃烧区域的多个蒸发管,各所述蒸发管均包括依次连接的进口段、过渡段和出口段,其中,所述蒸发管的进口段、出口段平行于燃烧室的轴线布置,过渡段垂直于燃烧室的轴线布置,并且所述进口段与出口段的朝向相反,其特征在于,
所述燃烧室头部燃烧区域的燃烧室外环壁面上以及对应的燃烧室内环壁面上,分别沿流动方向依次布置至少一排富油预燃孔、一排燃烧中继槽、至少一排主燃孔,其中,
--每排所述富油预燃孔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富油预燃孔,每排中各富油预燃孔的轴向位置相同,且最后一排富油预燃孔在轴向上至少应设置在所述蒸发管出口段的出口附近,
--每排所述主燃孔包括若干个沿周向均匀布置的主燃孔,每排中各主燃孔的轴向位置相同,且第一排主燃孔在轴向上至少应设置在所述蒸发管过渡段的末端,
--所述燃烧中继槽设置在最后一排富油预燃孔和第一排主燃孔之间,每一燃烧中继槽的前端连接一富油预燃孔,末端连接一主燃孔,
--所述富油预燃孔、燃烧中继槽、主燃孔使燃烧室头部燃烧区域沿流动方向形成为富油预燃区、燃烧中继区和主燃区,所述富油预燃区沿燃烧室头部至少延伸至最后一排富油预燃孔所在轴向位置,所述主燃区从所述蒸发管过渡段末端向后延伸,所述燃烧中继区位于所述富油预燃区和主燃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预燃孔和所述蒸发管的空气流量之和小于总供气量的13%,使所述富油预燃孔形成的富油预燃区为富油燃烧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中继槽的空气流量为总供气量的3%~5%,形成所述富油预燃区和所述主燃区之间的燃烧中继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燃孔的空气流量为总供气量的15%~25%。
5.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油预燃孔可采用单排孔或多排孔,其轴向位置在所述蒸发管过渡段之前,相邻两排孔采用错位设计。
6.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各排富油预燃孔的孔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7.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中继槽用以连接所述富油预燃孔和主燃孔,其数量为所述主燃孔数量的1/3~1/2。
8.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中继槽采用斜向槽设计。
9.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中继槽可采用等宽度设计,也可采用非等宽度设计。
10.根据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蒸发管燃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中继槽与燃烧室的轴线角度可以是任意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轻型动力研究所(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岛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47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油冷却火焰筒壁面的分级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