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骼修复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53018.8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方杰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24 | 分类号: | A61L27/24;A61L27/12;A61L27/10;A61L27/02;A61L27/18;A61L2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付倩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骼 修复 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骨骼修复材料。
背景技术
骨修复材料尤其是大段承重部位骨缺损修复材料要求材料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传统生物陶瓷骨修复材料主要包括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以及其他一些玻璃陶瓷等,磷酸三钙有良好的降解性能,羟基磷灰石具有很好的骨诱导能力,但都有固有的脆性,一直制约着本类骨修复材料的应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骨骼修复材料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骨骼修复材料。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骨骼修复材料,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40-50重量份、磷酸三钙20-35重量份、陶瓷粉末28-45重量份、二氧化硅5-7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聚乙醇酸50-54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1-25重量份和纯净水80-120重量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优质骨骼修复材料。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40重量份、磷酸三钙20重量份、陶瓷粉末28重量份、二氧化硅5重量份、碳酸氢铵6重量份、聚乙醇酸50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1重量份和纯净水80重量份。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50重量份、磷酸三钙35重量份、陶瓷粉末45重量份、二氧化硅7重量份、碳酸氢铵7重量份、聚乙醇酸54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5重量份和纯净水120重量份。
进一步,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45重量份、磷酸三钙32重量份、陶瓷粉末41重量份、二氧化硅6.2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聚乙醇酸52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3重量份和纯净水115重量份。
进一步,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骨骼修复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40重量份、磷酸三钙20重量份、陶瓷粉末28重量份、二氧化硅5重量份、碳酸氢铵6重量份、聚乙醇酸50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1重量份和纯净水8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骨骼修复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50重量份、磷酸三钙35重量份、陶瓷粉末45重量份、二氧化硅7重量份、碳酸氢铵7重量份、聚乙醇酸54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5重量份和纯净水120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骨骼修复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骨骼修复材料,其包括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骨胶原45重量份、磷酸三钙32重量份、陶瓷粉末41重量份、二氧化硅6.2重量份、碳酸氢铵6.7重量份、聚乙醇酸52重量份、羟基磷灰石23重量份和纯净水115重量份。
其制备方法为:将上述原料按比例混合,机械搅拌20分钟后,在40-60℃条件下活化2-4小时,之后在80-100℃条件下烘干10-12小时,即得骨骼修复材料。
对比例1
市售的、包括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以及玻璃陶瓷的普通骨骼修复材料。
按照ASTM D790的标准分别对实施例1-3和对比例1中的试样进行弯曲强度与硬度测试,测试速度为3mm/min。测试结果见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桂林市漓江机电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3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