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51062.5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古汤汤;任小辉;刘合心;黄春;陈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86 | 分类号: | F24F11/86;F24F11/63;F25B49/02;F24F140/60;F24F140/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机 自适应 调节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实时采集多联机系统运行参数,通过所述运行参数拟合能量损失;S2、根据拟合的能量损失,修正控制目标x,根据修正后的控制目标,调节压缩机输出y。本发明所述的方法能动态补偿能量在传输至室内机途中造成的损失,从而更加贴合实际状况,能更好的提高用户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多联机在人们生活工作中使用越来越频繁,该种设备是一个机组通过连管带动多个室内机运行,当房间面积大时,比如办公场所,连管长度会对应增长,这样能量在由连管运输至室内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能量损耗,导致室内机运行效果不佳。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场上的中央空调通常以盘管温度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的反馈数据为依据,制定盘管温度目标或压力目标,以调节控制压缩机输出。该种方式虽然简单,但由于制定的目标组成单一,且取值固定,不能很好的适应变频机组的调节。同时,多联机组内部连管长度不一、运行负荷不等,上述制定目标对应的压缩机输出控制并未考虑连管、多联机负荷引起的能量衰减,会导致调节不准,效果改善不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舒适性不高。
现有技术中另一常用解决方式是厂家采用拨码设置方式,将连管长度分成几个等级,对应设定几个固定值,对应拨码,以对制定目标、压缩机输出进行简单修正。该种方法不但增加工程操作难度,而且由于不同工程得配备不同设置,还会导致成本费用增加,而且该种方式仍旧是简单预估连管长度,并未直接关联运行参数,不能综合评估系统的实际安装和运行状态,用户实际使用效果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动态补偿连管中能量损失,实时调整压缩机输出的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采用该种补偿方式的多联机运行效果良好,用户使用舒适度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0、根据多联机类型确定控制目标x,并根据确定的控制目标x和多联机类型确定修正前的压缩机输出y与控制目标x间存在y=f(x),其中f(x)依据多联机类型结合经验或查表法得到;
S1、在多联机整机运行状态下,实时监测并采集运行机组的盘管温度平均值Ti、多联机系统平均吸气压力Ps以及系统运行负荷,通过采集的参数拟合能量损失,即根据公式dP=k×0.5×(Ti对应的饱和压力值-Ps)计算多联机系统连管与负荷损失dP,其中,k=(当前运行负荷率)1/2;
S2、当根据多联机类型确定控制目标x为蒸发温度时,依据步骤S1拟合的多联机系统连管与负荷损失dP,再次拟合得到新的损失ΔT,依据新的损失ΔT修正蒸发温度控制目标,并调节压缩机输出y。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而当根据多联机类型确定控制目标x为低压压力时,根据步骤S1得到的多联机系统连管与负荷损失dP,计算修正后的低压压力为x-dP,依据y=f(x)→f(x-dP)调节压缩机输出。
进一步的,根据多联机类型确定控制目标x为蒸发温度时,得到的修正蒸发温度控制目标为x-ΔT=-0.0007×(x-dP)4+0.0427×(x-dP)3-1.0141×(x-dP)2+13.299×(x-dP)-60.159。
进一步的,根据多联机类型确定控制目标x为蒸发温度时,依据y=f(x)→f(x-ΔT)调节压缩机输出。
一种多联机自适应调节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装置,用于实时采集多联机系统运行参数;
模拟装置,根据所述运行参数拟合多联机系统连管与负荷损失d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510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