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跟管钻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7347.1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6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明;焦华喆;刘子璐;张敏霞;刘新宇;韩振宇;严少洋;孙冠东;韩晓龙;王树飞;刘晨生;高腾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7/20;E21B10/60;E21B1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0 | 代理人: | 王国旭 |
地址: | 454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机构 钻进 承载底座 套管 导向轨 上表面 钻头 水平驱动机构 高压水泵 跟管钻进 滑动连接 承载盘 负压泵 轨道 资源回收利用率 结构灵活性 灵活调整 设备结构 施工现场 套管末端 同轴分布 作业效率 前端面 钻削 施工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管钻进装置,包括钻头、套管、承载底座、导向轨、钻进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高压水泵及负压泵,钻头通过套管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钻头与套管间同轴分布并与套管前端面连接,套管末端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钻进驱动机构通过导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导向轨包括轨道及承载盘,轨道与承载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承载盘与轨道滑动连接并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水平驱动机构、高压水泵及负压泵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本发明一方面具有高效的结构灵活性,可根据施工需要,灵活调整设备结构,另一方面可在有效的提高钻削作业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跟管钻进装置,属钻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跟管钻进系统在地质钻探、资源开采等领域中,跟管钻进系统使用量十分巨大,但在实际使用中,当前的跟管钻进系统在运行时,依然存在较大的不足,其中跟管钻进系统的动力驱动机构的调整能力相对较差,从而导致在进行钻探运行时,动力机构不能岁钻杆运行灵活调整其布局位置,导致当前的跟管钻进系统运行时结构调整灵活性不足,易受场地限制,使用灵活性不足,同时当前的跟管钻进系统在运行时,为了提高钻削效率,往往仅时通过增压机构通过套管和钻头想钻孔内壁进行喷水,对碎屑等进行清理,这种方式虽然可较为有效的清理钻孔的碎屑,提高钻削效率,降低钻头与钻孔间的磨损量,提高钻头的使用寿命,但同时存在清洗的碎屑从钻孔中排出不畅,且排出的含碎屑的废水回收利用率不足,并易造成施工现场废水污染现象严重,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跟管钻进系统,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跟管钻进装置及采样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跟管钻进装置,包括钻头、套管、承载底座、导向轨、钻进驱动机构、水平驱动机构、高压水泵及负压泵,钻头通过套管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钻头与套管间同轴分布并与套管前端面连接,套管末端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钻进驱动机构通过导向轨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套管、导向轨均与承载底座表面平行分布,导向轨包括轨道及承载盘,轨道与承载底座上表面滑动连接,承载盘与轨道滑动连接并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水平驱动机构、高压水泵及负压泵均安装在承载底座上表面,其中水平驱动机构与导向轨的承载盘相互连接,高压水泵及负压泵均与套管相互连通,套管包括内衬管、外套管、隔板、连接扣及绞龙叶片,内衬管嵌于外套管内并与外套管同轴分布,内衬管和外套管间设宽度不低于5毫米的导流腔,内衬管与外套管间通过至少两个隔板相互连接,隔板与内衬管轴线平行分布,并将导流腔均分为排液段和回收段,其中排液段和回收段对应的外套管管壁上均布若干透孔,绞龙叶片呈螺旋状包覆在外套管外表面,并与外套管同轴分布,连接扣分别与内衬管、外套管两端位置连接,高压水泵与套管前端连接,并与排液段和内衬管相互连通,负压泵与套管前端连接,并与回收段相互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底座包括承载台、行走机构,其中所述的承载台为平面板状结构,其下表面设行走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承载盘通过转台机构与钻进驱动机构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套管外表面均布若干凸块,所述的凸块环绕套管轴线均布,并分布在相邻两绞龙叶片之间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凸块为球冠状、圆台状结构、棱台状机构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水平驱动机构为丝杠、液压缸、气压缸及直线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与内衬管、外套管间通过滑槽相互滑动连接。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方便,运行自动化程度高,一方面具有高效的结构灵活性,可根据施工需要,灵活调整设备结构,另一方面可在有效的提高钻削作业效率的同时,极大的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改善施工现场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73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茧腔不含水且茧层饱和含水的蒸煮方法
- 下一篇:一种弧面车窗贴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