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食用果蔬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6744.7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3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祥;刘芳;刘沁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顺旭商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3/00 | 分类号: | C08L93/00;C08L1/02;C08L89/00;C08J5/18;C08J3/24;B65D65/46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03 | 代理人: | 马骁 |
地址: | 21310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食用 保鲜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鲜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果蔬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采收后的蔬果在储运过程中,因细菌、温度、水分、乙烯气体等因素引起的蔬果表面产生皱缩、光泽消退、熟透变软、甚至腐烂、霉变的现象,叫作失鲜;改善或减缓上述现象的产生的方法和措施,则称为保鲜;采收后蔬果表面可附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霉菌等,在碰擦或其它原因致伤,特别在温度较高时,其微生物的繁殖会大大加快,而导致蔬果的腐烂、变质;刚采摘的蔬果离开母体后,其体内的水分会逐渐散失,有的高达5%以上,不仅重量的减轻,而且叶面焉黄、表皮皱缩、光泽消退,出现蔬果因水分蒸腾的失鲜现象;采收后的蔬果,在成熟过程中会释放乙烯气体,乙烯气体会刺激蔬果的成熟,如不能有效处置,会加速蔬果的成熟,导致腐烂。 如何防止水分散失、减缓乙烯气体加速蔬果的成熟就成为蔬果保鲜的关键。
保鲜膜是一种塑料包装制品,通常以乙烯为母料通过聚合反应制成,根据乙烯母料的不同种类,保鲜膜又分为三大类: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偏二氯乙烯。主要用于微波炉食品加热、冰箱食物保存、生鲜及熟食包装等场合,在家庭生活、超市卖场、宾馆饭店及工业生产的食品包装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根据所用材料及添加塑化剂不同,保鲜膜可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以其方便、经济、美观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壳聚糖(CS)是几丁质脱去乙酰基的衍生物,由于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被认为是有巨大潜力的包装材料。淀粉被认为是包装材料中非常有吸引力的生物大分子,尤其是直连淀粉在提高膜的机械强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样淀粉也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目前,壳聚糖和淀粉在包装材料行业已有应用,但是现有的采用壳聚糖和淀粉制备的保鲜膜抗菌性能明显不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目前普遍使用的保鲜膜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它们对多数果蔬保鲜具有一定效果,但是保鲜膜中加入了增塑剂DEHA(己二酸二辛酯)和合成色素,经长时间与食物直接接触,易渗入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且现有技术的保鲜膜袋,虽然有效的减缓蔬果水分的散失,而蔬果释放的乙烯气体在封闭的袋体内集聚,乙烯气体在封闭的袋体内聚集反而会加速水果成熟腐烂。因此,生产出一种高效保鲜且无毒无害的保鲜膜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保鲜膜加入的增塑剂和合成色素,经长时间与食物直接接触,易渗入食物中,危害人体健康,且果蔬产生的乙烯气体在封闭的袋体内集聚,加速果蔬腐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食用果蔬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食用果蔬保鲜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质量比1:3,取芹菜、0.3mol/L氯化钠溶液放入粉碎机中粉碎,收集粉碎混合物,将粉碎混合物放入蒸汽爆破装置中,设定2.0~2.3MPa,维持压力1~2min,收集爆破物;
(2)将爆破物进行过滤,收集滤液,按质量比1:3:0.4~0.6,将李树胶、滤液及柠檬酸钠放入容器中,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95~100℃,加热时间为1~3h,趁热过滤,收集过滤液;
(3)将过滤液进行浓缩,浓缩至过滤液体积的50~55%,收集浓缩液,使用活性炭对浓缩液进行脱色,收集脱色液,备用;
(4)按质量比4:1:4~6,取食用蝇蛆、茶叶及水放入碾磨机中进行碾磨,收集碾磨物,按质量比7:1,将碾磨物与菌粉进行混合发酵,收集发酵混合物,进行压滤,收集压滤液,再进行离心分离,收集上清液;
(5)按重量份数计,取70~80份脱色液、30~40份上清液、15~20份碳酸氢钠、5~8份添加剂及1~3份乳化剂,搅拌均匀,杀菌消毒,得涂膜液,将涂膜液放入模板中,在63~68℃下静置12~15h,揭膜,即得可食用果蔬保鲜膜。
所述步骤(4)中菌粉为酵母菌粉。
所述步骤所述步骤(5)中乳化剂为硬脂酰乳酸钠、卵磷脂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与其他方法相比,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顺旭商贸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顺旭商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6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