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减震器安装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6572.3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2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丁振龙;余丽娟;杨伟国;尹晓熙;陈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安装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支座。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器通常设置在汽车底盘和车身之间,当汽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车轮的上下跳动导致底盘和车身产生振动而上下颠簸,减震器的阻尼作用能够进行缓冲,降低车身所受的载荷,以减轻车身的上下颠簸程度。减震器安装支座作为载荷传递的关键部件之一,不但要求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而且还要最大限度地将载荷均匀地传递至车身各处,以确保车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现有的汽车前减震器安装支座一般包括安装支座主体,安装支座主体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前减震器穿入的通孔及3个安装孔,螺栓穿入安装孔内将前减震器固定在安装支座主体上,即安装支座主体上设置有4个前减震器安装点。
但是,由于汽车前减震器上的力直接作用在这4个前减震器安装点上,使得该处受应力集中,易产生疲劳开裂或冲击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支座,能够提高前减震器安装点的结构强度,降低前减震器安装支座开裂风险。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支座,包括支座本体,所述支座本体上开设有用于前减震器伸入的通孔及用于固定前减震器的多个第一连接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面凸设一具有空腔结构的圆柱凸台,所述通孔及所述第一连接孔均开设于所述圆柱凸台的顶面;
所述圆柱凸台的顶面及外周侧沿所述通孔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并且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通孔的径向延伸至所述支座本体的边缘。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凸台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凸台的内顶面连接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圆柱凸台的内顶面并与所述通孔同轴的至少两个加强环;相邻两个所述加强环之间沿周向连接有多个加强块;位于最内侧的所述加强环的内径略大于所述通孔的内径;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加强环与所述圆柱凸台的内侧面连接。
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加强块之间沿所述加强环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强环连接。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加强块沿所述加强环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块上开设有多个小孔。
更进一步地,各所述加强环的高度一致;各所述加强块及各加强板的高度与所述加强环的高度相同或小于所述加强环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凸台与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面的连接处设置有环形的加强带。
进一步地,各所述加强筋沿所述通孔的周向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面开设有用于与上车体连接的第二连接孔;所述支座本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与横梁连接的第三连接孔;所述支座本体的底面开设有用于与前纵梁连接的第四连接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支座本体的顶面凸设的圆柱凸台连接前减震器,并通过沿通孔周向间隔设置并延伸至支座本体的边缘的多个加强筋及设置于圆柱凸台的空腔内的加强结构提高圆柱凸台的强度,降低前减震器安装支座开裂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前减震器安装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前减震器安装支座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支座本体;11-第二连接孔;12-第三连接孔;13-第四连接孔;20-圆柱凸台;21-通孔;22-第一连接孔;23-加强筋;24-加强带;31-加强环;32-加强块;3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2所示,一种前减震器安装支座,包括支座本体10,支座本体10的顶面凸设一具有空腔结构的圆柱凸台20,圆柱凸台20的顶面开设有用于前减震器伸入的通孔21及用于固定前减震器的多个第一连接孔22。
其中,圆柱凸台20的顶面及外周侧沿通孔21的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23,并且各加强筋23沿通孔21的径向延伸至支座本体10的边缘,通过在圆柱凸台20的顶面增加多个加强筋23,以提高圆柱凸台20的强度,降低开裂风险。
为进一步提高圆柱凸台20的结构强度,在圆柱凸台20的空腔内还设置有与圆柱凸台20的内顶面连接的加强结构,其中,该加强结构包括:连接于圆柱凸台20的内顶面并与通孔21同轴的至少两个加强环31;相邻两个加强环31之间沿周向连接有多个加强块32;位于最外侧的加强环31与圆柱凸台20的内侧面连接;位于最内侧的加强环31的内径略大于通孔21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65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族
- 下一篇:用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加热控制设备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