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中感应电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42267.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280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召;张建功;张业茂;周兵;倪园;胡静竹;赵军;干喆渊;刘兴发;谢辉春;路遥;刘震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G01R2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郭一斐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制 粒子 发生 装置 感应 电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中感应电压的方法,粒子流发生装置包括离子流极、控制极、高压电极和接地极,该方法先在控制极和高压电极之间连接第一电阻,高压电极和接地极之间连接第二电阻,然后在接地极连接场磨,再增加控制极的电压,并对离子流极逐步增加电压,直到离子流极发生电晕,同时还要调节控制极和高压电极的电压,离子流极发生电晕后,通过接地极上表面的直流合成场对场磨进行校准。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在对测量仪校准时产生的感应电压,同时可保证各电极层电极之间不会发生过压击穿,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输电工程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中感应电压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直流输电线路建设快速发展,直流输电线路周围的电磁环境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直流合成场是直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主要电磁环境参数,直流合成场是由线路电压产生的标称场与空间电荷产生的电场矢量合成的总场强,直流合成场一般采用直流合成场测量仪进行测量,为了准确的测量直流合成场的大小,需要对测量仪进行校准,目前国内外主要用粒子流发生装置对直流合成场测量系统进行校准。
粒子流发生装置由直流接地极、直流高压极、控制极和离子流极四极构成,在直流接地极与直流高压极间施加直流电源时产生的电场即为静电场,控制极与离子流极相当于电晕笼,当二者电位差达到离子流极起晕时,离子流极产生的空间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穿过控制极和直流高压极达到校准区,在直流场接地极上表面就可产生由静电场和空间电荷场叠加而成的直流合成场,通过粒子流发生装置产生的直流合成场对测量仪的直流合成场进行校准。但是目前该粒子流发生装置在校准时,由于静电感应现象的存在,导致各个电极之间的电压会相互影响,感应电压的存在会导致粒子流发生装置无法准确的调出所需的合成场强,影响粒子流发生装置的使用,无法满足校准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中感应电压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在对测量仪校准时产生的感应电压,同时可保证各电极层电极之间不会发生过压击穿,提高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抑制粒子流发生装置中感应电压的方法,所述粒子流发生装置包括离子流极、控制极、高压电极和接地极,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控制极和高压电极之间连接第一电阻,高压电极和接地极之间连接第二电阻,
所述第一电阻的电阻值是根据控制极上的感应电压、高压电极上的感应电压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准所需的电压等级来确定;
所述第二电阻的电阻值是根据高压电极上的感应电压与第二电阻的电阻值之间的关系、以及校准所需的电压等级来确定;
2)在接地极连接场磨,然后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将高压电极的电压施加到为设定电压,高压电极的设定电压不大于高压电极和接地极之间的临界电压;
3)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增加控制极的电压,并使得控制极与高压电极之间的电压差始终不大于控制极和高压电极之间的临界电压;
4)再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对离子流极逐步增加电压,直到离子流极发生电晕,在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对离子流极进行逐步增加电压的同时还要调节控制极的电压,使控制极和离子流极之间电压差始终保持在控制极和离子流极之间的临界电压差,以及调节高压电极的电压,使高压电极的电压始终维持在设定电压;
5)离子流极发生电晕后,接地极的上表面就产生由静电场和空间电荷场叠加而成的直流合成场,通过接地极上表面的直流合成场对场磨进行校准。
所述步骤1)中控制极上的感应电压、高压电极上的感应电压分别与第一电阻的电阻值之间的关系主要由以下步骤得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2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