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1686.9 | 申请日: | 2017-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86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拓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38 | 分类号: | 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04;C12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4218 | 代理人: | 潘丽君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预热 功能 生物 燃料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燃料发酵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是指将生物质材料燃烧作为燃料,一般主要是农林废弃物(如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主要区别于化石燃料,在目前的国家政策和环保标准中,直接燃烧生物质属于高污染燃料,只在农村的大灶中使用,不允许在城市中使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实际主要是生物质成型燃料,是将农林废物作为原材料,经过粉碎、混合、挤压、烘干等工艺,制成各种成型(如块状、颗粒状等)的,可直接燃烧的一种新型清洁燃料。
当下燃料焚烧后的余热直接排放到空中导致浪费,且污染环境,且生物质燃料发酵罐结构单一,发酵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下燃料焚烧后的余热直接排放到空中导致浪费,且污染环境,且生物质燃料发酵罐结构单一,发酵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包括发酵罐,所述发酵罐的内腔中设置有预热腔和发酵腔,且预热腔在发酵腔的上方,所述发酵罐的内壁设置有内胆,所述发酵罐左侧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预热腔内腔的底端设置有下料口,所述发酵罐顶端的中央位置和发酵罐右侧的下方均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端部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搅拌轴,两组所述搅拌轴分别位于预热腔和发酵腔的内腔中,所述搅拌轴的外壁均匀套接有搅拌叶片,上方所述搅拌轴的底端贯穿预热腔内腔的顶端延伸至预热腔内腔的底端,下方所述搅拌轴的左侧贯穿发酵腔内腔的右侧延伸至发酵腔内腔的左侧,所述发酵罐的右侧设置有控制装置和计时器,且控制装置位于计时器的上方,所述发酵腔内腔的左侧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所述发酵罐左侧的底端设置有鼓风装置,所述鼓风装置的顶端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下方设置有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左侧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有进烟管和排烟管,所述进烟管上设置有引风机,所述排烟管上设置有烟雾净化装置,所述三通管的另两端分别连接在预热腔左侧的底端和发酵腔左侧的顶端,所述三通管中设置有三通阀,所述发酵腔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管,所述预热腔的右侧和发酵腔右侧的底端均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电机、引风机、计时器、温度检测装置、鼓风装置和三通阀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内腔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
优选的,所述出料管中设置有电磁阀,且电磁阀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的底部四角均设置有支腿,且支腿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垫。
优选的,所述预热腔和发酵腔的外壁均为双层中空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生物质燃料发酵罐,通过设置换热装置,使得燃料焚烧后的余热得到回收利用,通过回收的余热对生物质燃料进行预热的工作,通过设置两组电机和搅拌轴,使得生物质燃料余热时受热更加均匀,也便于提高生物质燃料的发酵速率,通过设置烟雾净化装置,对燃料焚烧后的烟气进行过滤,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设置温度检测装置,便于对发酵腔进行温度的检测,本发明结构紧凑,使用方便,利用余热进行预热,有效提高其发酵效率,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发酵罐、2预热腔、3发酵腔、4内胆、5进料口、6下料口、7电机、8搅拌轴、9搅拌叶片、10进烟管、11引风机、12排烟管、13控制装置、14计时器、15温度检测装置、16鼓风装置、17换热装置、18三通管、19三通阀、20出料管、21烟雾净化装置、22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拓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拓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16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晶体管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超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