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倒角研磨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939.0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38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世意;廖嵩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晟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10 | 分类号: | B24B9/10;B24B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1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倒角 研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是一种能够用于对液晶面板进行磨边倒角加工的倒角研磨机。
背景技术:
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重要组成部件,被广泛用于电脑、电视以及手机等设备上,其决定了显示亮度、对比度、色彩和可视角度等,它主要由玻璃基板、偏光板、透明电极、配向膜、液晶薄膜与彩色滤光片等构成。在液晶面板生产制造过程中,切割工序以及切割工序之后的磨边倒角工序是必不可少的,通常磨边倒角工序是由专用的倒角研磨设备完成。
目前,液晶面板生产制造过程中用到的倒角研磨设备多为进口设备,成本很高且操作复杂,例如日本株式会社仓元制作所申请的专利CN201310651957.8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研磨方法,其具有对在形成有薄膜晶体管层的第一玻璃基板与形成有滤色器层的第二玻璃基板之间夹持液晶构件而成的液晶面板的表面实施化学研磨的化学研磨工序,该液晶面板研磨方法还具有如下工序:倒角工序,在所述化学研磨工序之前,进行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及第二玻璃基板的倒角的工序;第一玻璃基板机械研磨工序,以在所述化学研磨工序后的所述第一玻璃基板表面存在的凹坑的平均直径成为200μm以下的方式进行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机械研磨的工序;第一残渣处理工序,除去所述液晶面板表面的残渣的工序;以及反应产物除去工序,在化学研磨工序后,除去在化学研磨工序中所产生的反应产物的工序。伴随着液晶面板产业的国产化进程的发展,国内也逐渐出现一些能够替代进口设备的自主创新的倒角研磨设备,例如中国专利CN201210345542.3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磨边机,该磨边机包括导角砂轮组件及整型砂轮组件,该导角砂轮组件对应该液晶面板的切割边缘,对该切割边缘进行导角加工以磨削掉该切割边缘上锋利的部分,该整型砂轮组件对应该液晶面板的全切割面,对该全切割面进行整型加工以消除该全切割面上存在的段差及异物;又例如中国专利CN201510786158.0公开了一种液晶面板磨边机及对液晶面板进行打磨的方法,该液晶面板磨边机包括倒角单元、第一磨边单元、第二磨边单元及传送机构,所述液晶面板通过所述传送机构沿所述倒角单元、第一磨边单元、第二磨边单元依次传递,倒角单元包括倒角砥石,用于对所述液晶面板的四个角进行倒角打磨;第一磨边单元包括第一磨边砥石,用于对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一对边进行磨边;所述第二磨边单元包括第二磨边砥石,用于对所述液晶面板的第二对边进行磨边;这些技术中的磨边单元和倒角单元各自独立,实际生产时磨边倒角步骤复杂,影响了生产效率,增加了液晶面板厂商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对液晶面板磨边倒角时存在步骤复杂、生产效率不高以及成本较高等缺点,提供一种倒角研磨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倒角研磨机,用于对液晶面板进行磨边倒角加工,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研磨主轴、右研磨主轴和横梁,所述左研磨主轴和右研磨主轴分别安装在所述横梁的同侧两端,所述左研磨主轴和右研磨主轴均分别对应设置有X轴驱动装置、Y轴驱动装置、Z轴驱动装置、喷水管、旋转轴、研磨平台、吹气风刀和对位CCD,所述左研磨主轴和右研磨主轴分别安装在各自对应的Z轴驱动装置上;所述X轴驱动装置安装在横梁上且能够控制左研磨主轴或右研磨主轴左、右运动;所述Y轴驱动装置安装在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横梁的下方,所述Y轴驱动装置能够控制对应的研磨平台前、后运动;所述Z轴驱动装置安装在X轴驱动装置上且能够控制左研磨主轴或右研磨主轴上、下运动;所述喷水管安装在Z轴驱动装置上,所述旋转轴安装在Y轴驱动装置上;所述研磨平台固定在旋转轴上,旋转轴能够带动研磨平台旋转;所述吹气风刀安装在对应的左研磨主轴和右研磨主轴的后面;所述对位CCD安装在Z轴驱动装置上,所述对位CCD能够读取液晶面板上的十字标记并自动计算偏差量实现补正。
优选地,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置上机罩,在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进出水孔和工艺孔,在底座的左侧还设置有配电柜,在所述上机罩的前表面设置有能够打开的推拉门,在推拉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操作区,在所述上机罩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除湿排气口,在所述上机罩的右表面设置有备用维修门,在底座的上表面且位于所述上机罩后侧的位置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移载机安装法兰。
更优选地,在所述上机罩的上表面增设两个除湿排气口,所述排气除湿口选用圆法兰。
优选地,所述X轴驱动装置包括伺服马达和P级丝杠导轨,所述Y轴驱动装置包括伺服马达和P级丝杠导轨,所述Z轴驱动装置包括伺服马达和P级丝杠导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晟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晟哲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牌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