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端滤波器、收端滤波器及系统升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40938.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9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肖如吾;赵玉萍;雷启英;郭璇;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畅恒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21/41 | 分类号: | H04N21/41;H04N21/4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司立彬 |
地址: | 10087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器 补偿滤波器 链路控制单元 系统升级 收端 串联 发端 输出 控制输入信号 匹配滤波器 机顶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端滤波器、收端滤波器及系统升级方法,其中,发端滤波器Tx1包括链路控制单元、滤波器Tx2和补偿滤波器CT,链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信号经滤波器Tx2与补偿滤波器CT处理后输出或经滤波器Tx2处理后输出;滤波器Tx2与补偿滤波器CT串联构成的滤波器与滤波器Rx0构成一对匹配滤波器;收端滤波器Rx1包括链路控制单元、滤波器Rx2和补偿滤波器CR,链路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输入信号经滤波器Rx2与补偿滤波器CR处理后输出或经滤波器Rx2处理后输出;Rx2和CR串联构成的滤波器与Tx2和CT串联构成的滤波器构成一对匹配滤波器。本发明提供了新机顶盒逐步取代旧机顶盒的方案,使系统升级成为可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升广播电视系统(DVB-C)性能的广播发射机和机顶盒接收机的前端滤波器及系统升级方法;本发明也可在其他系统中类似的场景下使用。
背景技术
基于DVB-C标准广播电视机顶盒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部署了数十年,机顶盒数量达到数亿之多,平方根余弦(SRRC)滤波器被标准定为其发射/接收滤波器。由于各种滤波器都存在频率过渡带,因而其频谱利用率有所降低,DVB-C标准指定滤波器的频带利用率只有77%。近年来业界出现了一些更优性能的滤波器,这些新型滤波器能够大幅度提升频谱利用率,其他各项指标优于现有DVB-C标准,计算复杂度也有所降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新型滤波器的DVB-C系统性能比现有系统有很大提升。
然而,对于一个通信系统而言,奈奎斯特第一准则要求发端滤波器与收端滤波器的共同响应结果要满足没有码间干扰的要求。另外,为了达到最好的抗噪声性能,收发端应该是一对匹配滤波器。因此,如果将现有DVB-C系统的滤波器升级到新型高性能的滤波器,必须在收发端同时进行。对于DVB-C这样的广播系统而言,由于发射机数量相对较小,可以非常迅速的进行升级改造。然而,DVB-C系统的接收机是巨大数量的正在运行中的机顶盒,将带有新型滤波器的机顶盒取代原有的机顶盒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将这个时间段称为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如果发射端使用的是新型的滤波器,则新部署的机顶盒可以正常工作,而原有的机顶盒性无法正常工作。反之如果使用原有的发射机,则新的机顶盒无法正常工作。因此,需要给出一种过渡期的发射机/接收机的滤波器设计实施方案,使新旧两款机顶盒都能够正确接收发射的信号,并且信号质量要满足DVB-C标准的要求。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可行的方案,导致DVB-C系统及其他类似系统无法进行升级改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给出了以提高频谱利用率为目标的DVB-C系统及其他类似系统的发射机/接收端滤波器升级改造实施方案。本发明的方案将使用新的发射机和新的机顶盒代替原有的设备,在新的机顶盒逐步取代旧机顶盒的过渡期,两款机顶盒共存,本发明给出的方案不仅保证新的机顶盒正常工作,原有的机顶盒的性能不因为发射信号的改变而受到影响,使过渡期新旧滤波器共存场景下都具有最佳的系统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DVB-C发射机/机顶盒前端滤波器设计方案,其步骤包括:
1.将现有DVB-C系统的发射机/机顶盒的滤波器设为Tx0和Rx0,新旧机顶盒共存的过渡期的发端/收端滤波器设为Tx1和Rx1,过渡期后新的发射机/机顶盒的滤波器为Tx2和Rx2。其中Tx0和Rx0是一对匹配滤波器,Tx2和Rx2是一对匹配滤波器。如果发端使用旧滤波器Tx0、而收端使用新滤波器Rx2,则是不匹配的。同理Tx2和Rx0也是不匹配的。在过渡期,Tx1首先要与Rx0匹配,以保证旧的机顶盒能够正常工作。同时Tx1还要与Rx1匹配,以保证新的机顶盒正常工作,并逐步取代旧的机顶盒,如图1所示。为此要对Tx1和Rx1进行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畅恒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未经北京畅恒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409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