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986.X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8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淳安县千岛湖瑶山工艺品厂 |
主分类号: | C23C22/73 | 分类号: | C23C22/73;C23C22/82;B05D7/00;B05D7/02;B05D3/10;B05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7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型 表面 防腐 处理 工艺 | ||
1.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对模型表面进行预处理;
步骤B,用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基防锈漆对模具进行喷涂,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6-0.7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
步骤A1,准备原料,包括纳米陶瓷不粘涂料、铁氟龙不粘涂料、纯水;
步骤A2,清除基体表面的水份、油污、尘垢、污染物、铁锈和氧化皮,采用喷砂除锈;
步骤A3,将经处理后的模具表面涂上底漆涂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2包括:
步骤A21,把模型放入有脱脂剂的池子中,除去模具表面上的油渍和污垢;
步骤A22,将经过处理后的模型放入磷化池磷化,磷化液为常温除锈锌系磷化液,磷化到模具全部除去锈层,表面为灰白色或接近于金属光泽为止;
步骤A23,对经过处理后的模型工作面进行喷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包括:
步骤A31,向经过处理后的模型工作面喷涂纳米陶瓷涂料,均匀喷在模具上,厚度为18-21微米,在室温中放置1.5小时;
步骤A32,将经过处理后的模型放入烘箱内,先在100-120℃的温度下烧结1小时,然后在360℃的温度下再烧结6小时,取出模具在室温下冷却到40-60℃;
步骤A33,向经过处理后的模型工作面喷涂铁氟龙涂料,均匀喷在模具上,厚度为10-20微米,在室温中放置2小时;
步骤A34,将经过处理后的模型放入烘箱内,先在100-120℃的温度下烧结1小时,然后再420-460℃的温度下再烧结5小时,取出模具在室温下冷却到室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型表面防腐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漆包含均匀掺杂于其中的石墨烯或氧化石墨,以所述防锈漆的质量为基准,所述石墨烯或氧化石墨的掺杂比为1∶1000-6∶1000。
6.一种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基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C,提供石墨烯,或提供氧化石墨和有机溶剂,混合形成包含氧化石墨的溶液;
步骤D,将所述石墨烯或包含氧化石墨的溶液掺杂于防锈漆中,进行超声振荡,得到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基防锈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基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C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异丙醇、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四氯化碳、四氢呋喃、N,N-二甲基酰胺、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亚砜、苯、甲苯、二甲苯、氯苯、二氯苯、三氯苯的一种或多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石墨烯或氧化石墨基防锈漆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D中所述超声振荡进行0.5小时-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淳安县千岛湖瑶山工艺品厂,未经淳安县千岛湖瑶山工艺品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98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2-00 表面与反应液反应、覆层中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金属材料表面化学处理,例如转化层、金属的钝化
C23C22-02 .使用非水溶液的
C23C22-05 .使用水溶液的
C23C22-70 .使用熔体
C23C22-73 .以工艺为特征的
C23C22-78 .待镀覆材料的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