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7135.5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用华;余记华;庄未;钟艳如;黄美发;匡兵;孙永厚;刘夫云;钟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B19/12 | 分类号: | B60B19/1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黄玮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 负载 能力 改善 结构 | ||
1.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轮毂(1)上圆周间隔设置的大滚轮(2)和小滚轮(3)对应的轮位毂面上均设有支撑在对应滚轮底部的滚珠支撑机构,所述滚珠支撑机构(11)包括匹配轮位毂面形状的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内均布设有滚珠(4),各滚珠(4)的下部与轮位毂面滚动接触,各滚珠(4)的上部与滚轮滚动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架为由轴向并排的多条滚珠链板(5)构成的滚珠链板组,长度方向为圆周方向的各滚珠链板(5)包括依次铰连的链块(6),各链块(6)中央开设有安装滚珠(4)的珠孔(12);对应于多条滚珠链板(5)于轮位毂面上开设多条沟槽(7),所述沟槽(7)的截面为匹配滚珠(4)球径的半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链板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被轴向的压板(8)压紧在对应轮位毂面的两端上,各沟槽(7)的两侧对应于相邻链块(6)的铰连处设有勾挂于链块(6)使其与轮位毂面紧密贴合的钩挚(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条滚珠链板(5)的一端设有可调节长度的接头(10),所述压板(8)压在滚珠链板(5)对应端的接头(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全向轮负载能力改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位毂面为匹配对应滚轮底部形状的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713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