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装置、CT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35626.6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84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胡战利;梁栋;孙峰毅;杨永峰;刘新;郑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1/00 | 分类号: | G06T11/00;A61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智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86 | 代理人: | 王策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采样 数据 ct 成像 方法 装置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适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装置、CT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CT设备扫描得到的欠采样数据,生成CT重建图像,通过训练好的生成式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网络对CT重建图像进行修复处理,得到CT修复图像,将CT修复图像设置为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并输出,从而有效地对CT重建图像进行伪影去除和细节恢复,有效地提高了CT重建图像的图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装置、CT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是一种通过X射线在扫描目标周围不断地采集信息、通过计算机将这些采集的信息转化为断层图像的技术,因此,CT成像可以给医生直接提供患者身体组织或器官的生理及病理变化,其临床价值不可忽视。
为了降低CT成像中X射线的曝光对患者健康的影响,在CT成像领域通常采用减少采样数量的方式(欠采样或稀疏采样)来降低X射线的辐射剂量。目前,已有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基于硬件的扫描协议的图像重建方法、以及处理低剂量采样数据的图像重建方法,然而,采用这些方法对不完整的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时,CT重建图像上易出现严重的图像伪影,且易丢失图像细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装置、CT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依据欠采样数据进行CT图像重建时,CT重建图像伪影噪声较多、且图像细节容易丢失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接收通过CT设备扫描得到的欠采样数据,根据所述欠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CT重建图像;
通过预先训练好的生成式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网络对所述CT重建图像进行修复处理,以得到所述CT重建图像对应的修复图像;
将所述CT重建图像对应的修复图像设置为所述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输出所述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CT图像重建单元,用于接收通过CT设备扫描得到的欠采样数据,根据所述欠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生成CT重建图像;
重建图像修复单元,用于通过预先训练好的生成式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网络对所述CT重建图像进行修复处理,以得到所述CT重建图像对应的修复图像;以及
修复图像输出单元,用于将所述CT重建图像对应的修复图像设置为所述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输出所述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CT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所述的步骤。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所述的步骤。
本发明根据CT设备扫描得到的欠采样数据进行图像重建,获得CT重建图像,通过训练好的生成式对抗网络中的生成器网络对CT重建图像进行修复处理,获得CT重建图像对应的修复图像,将该修复图像设置为欠采样数据对应的CT图像并输出,从而通过训练生成式对抗网络对CT重建图像进行后处理,有效地提高了CT重建图像伪影去除、细节恢复的修复效果,提高了欠采样数据CT成像的图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欠采样数据的CT成像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56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