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管机挤压成型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33761.7 | 申请日: | 201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99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平;吴康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52 | 分类号: | B28B21/5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32106 | 代理人: | 杨秀达 |
地址: | 22526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管机 挤压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管生产设备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砼管成型工艺主要采用悬辊法,离心法和振动法,悬辊法是利用悬辊制管机在电机驱动下,悬辊轴与套在悬辊上的钢模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一起转动,再利用钢模转动时的离心力使混凝土均匀附着在钢模内壁上,再通过悬辊反复辊压成型;离心法是通过高速旋转的水泥制管模具,把离心力传递给模具内部的混凝土拌合物,使其均匀地分布在模具内壁上,多余的水份被离心力甩出,混凝土逐渐干硬密实,脱模成型;振动法是通过把混凝土混合料浇入内、外管模中间,安装于内模中的高频振动器通过涨紧连接环传递激振力,再由内模传递给管模中的混凝土混合料,由于受到强大的高频振动力作用,混凝土混合料发生液化并充满模型,同时排出空气,逐渐密实,脱模成型;这几种工艺不同程度的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渣,噪声等环境污染,工人生产劳动强度高,生产率低下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环保、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生产劳动强度的制管机挤压成型头。
本发明包括筒体、内轴、外轴,所述外轴为中空结构,同心套置于内轴外侧,所述内轴的下端与筒体连接,所述内轴与外轴可相对转动;在外轴上部设置环形支撑板,在所述环形支撑板上方通过支架设置若干个用于将混凝土洒向四周的块状物;在环形支撑板下方的外轴周壁上左右交替高低设置若干个第一压辊且左右两侧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压辊之间边缘相互重叠交错布置。
本发明左右两排的第一压辊之间边缘交错布置,位置互补,从而在辊压抹光内壁时不会有辊压不到的地方,使砼管内壁均匀平整;在使用时,安装于模具中心,将干性混凝土注入立式模具中,从模具底部开始向上运动,将注入的混凝土均匀分布到模具中,同时挤压、抹光砼管内壁,脱模后即为成品砼管,静养至规定强度后即可使用。本发明环保、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工人生产劳动强度。
本发明每个所述的第一压辊分别通过压辊安装板、辊轴与外轴连接,所述压辊安装板水平设置于外轴上。辊轴与水平设置的压辊安装板垂直布置,第一压辊可设置于辊轴的上端、下端或两端。
本发明在所述筒体上方通过辊轴连接若干个第三压辊,用于抹光砼管内壁。
本发明在所述筒体外周设置耐磨层,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筒体1、内轴2、外轴3,外轴3为中空结构,同心套置于内轴2外侧,内轴2的下端与筒体1连接,内轴2与外轴3可相对转动。
在外轴3上部设置环形支撑板4,在环形支撑板4上方通过支架5设置两个用于将混凝土洒向四周的块状物6;在环形支撑板4下方的外轴3周壁上左右交替设置左侧压辊安装板7和右侧压辊安装板8,左侧压辊安装板7高于右侧压辊安装板8;在左侧压辊安装板7的上方与下方通过辊轴分别设置第一压辊9,在右侧压辊安装板8的上方通过辊轴设置第二压辊10,第二压辊10设置于两个第一压辊9之间且上下边缘相互重叠交错布置;在筒体1上方通过辊轴连接若干个第三压辊11,在筒体1外周设置耐磨层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华光双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337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制主体、预制构件及其施工方法
- 下一篇:行吊式径向挤压钢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