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负载La、Al共改性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9410.9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15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平乐;吕扬;熊伟;郝芳;冯胜;罗和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63 | 分类号: | B01J23/63;B01J37/34;B01J37/08;B01J37/18;C07C29/60;C07C31/20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壁碳 纳米 负载 la al 改性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负载La、Al共改性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先对多壁碳纳米管进行酸改性,再加入一定量的氯铂酸水溶液,然后按一定比例加入硝酸盐前驱体,反应完成后进行干燥,煅烧和还原,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即La‑Al‑Pt/MWCNT。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利用一次浸渍法便能得到所需要的催化剂,载体廉价易得,大大降低成本,且循环使用效果好,所得催化剂用于甘油加氢反应,反应时间短、经济有效、环境友好、氢气消耗较低,产物容易分离,能在相对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具备较高的甘油转化率和1,3‑丙二醇选择性,改善工艺生产条件,从而提高相应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壁碳纳米管负载La、Al共改性的铂基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甘油加氢主要生成1,3-丙二醇、1,2-丙二醇、正丙醇和异丙醇,其中1,3-丙二醇作为聚合物单体合成性能优异的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与其他单体合成的聚酯相比,具有更好的特性,例如其具有尼龙良好的回弹性(拉伸20%后仍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具有抗污染性能,其机械性能与PA6纤维相当,生产成本低于PA6纤维,可回收利用等。当前,1,3-丙二醇已经应用于医药学,以1,3-丙二醇为有机原料合成新的产品已经收到良好的效益。例如1,3-丙二醇与空气发生氧化可以合成3-羟基丙酸和丙二酸,与尿素反应可以合成环碳酸酯。以1,3-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的油漆,能够把弹性和硬度非常好地结合起来,其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应用于蛇管外层涂料、罐头油漆以及粉末喷涂等,其优良性能当前只有用十分高价的二醇类,主要是1,6-己二醇才能达到。
目前,1,3-丙二醇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美国Shell公司的环氧乙烷羰基化工艺,发明了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的生产路线,通过CO、H2发生氢甲酰化反应制得3-羟基丙醛,然后加氢得到1,3-丙二醇,环氧乙烷羰基化法需要的设备投资过高,技术难度高,催化剂体系复杂,制作工艺苛刻,需要有较高的综合技术水平。第二种,德国杜邦公司的丙烯醛水合工艺,以丙烯醛为原料,通过水合作用制得中间体3-羟基丙醛,再将其催化加氢可得到1,3-丙二醇,丙烯醛水合加氢法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工艺简单,加氢工艺比较成熟,催化剂体系也相对简单,对反应设备要求也不高,但是丙烯醛本身存在一些环境问题,已逐步被其他反应工艺所取代。第三种,美国杜邦公司提出微生物发酵法制备1,3-丙二醇,3-羟基丙酸甲酯(3-HPM)为原料通过酯基加氢得到1,3-丙二醇,微生物发酵法可以利用副产物甘油,是生产1,3-丙二醇工艺中生产成本低,污染最少的一种工艺。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其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能耗低等优点,但是微生物发酵法目前收率还比较低,除了副产物的影响外,主要是因为菌类的存在限制甘油的浓度范围,使得1,3-丙二醇的浓度和收率都提升较困难,并且其工艺的生产难度大、酶的成活周期较短,生产装置的兼容性较差,分离提纯难度较大。第四种,甘油转化法,随着世界范围内生物柴油生产的发展,甘油作为制备过程的副产物,其产量也不断增加,把甘油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特别是1,3-丙二醇具有重要意义,甘油化学法转化为1,3-丙二醇的合成方法,将是一条具备环保和经济价值的路线,具有更广阔的运用和发展前景。甘油化学转化法制备1,3-丙二醇主要有脱羟基法、脱水成丙烯醛法和直接氢解法。
近年来,关于甘油加氢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催化剂主要包括均相催化剂和多相催化剂,文献报道,研究的均相催化体系生产1,3-丙二醇,选择性偏低,且均相贵金属催化体系催化剂回收难、产物分离困难、条件苛刻和价格较贵,所以催化剂多选用多相催化剂。其中多相催化剂又包括负载型铜基催化剂、负载型铂基催化剂、负载型铱基催化剂等。
均相催化剂多为过渡金属催化剂,Che等在铑配合物Rh(CO)2的均相催化体系中加入钨酸以及碱性物质如胺或者酰胺,在3MPa的合成气(CO:H2=1:2)压力和473K的温度下反应24小时,甘油催化氢解生产1,3-丙二醇的产率为21%,选择性达45%,同时几乎还有等量的1,2-丙二醇生成。尽管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但是其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时间很长,催化剂也难以回收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94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