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加热保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7103.7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6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雷基林;邓晰文;张大帅;贾德文;毕玉华;申立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7B17/02 | 分类号: | F27B17/02;F27D1/00;F27D1/04;F27D1/18;F27D19/00;F27D21/00;F27D99/00;G01N3/02;G01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试件 带导杆气缸 控制器 测温器 薄型 加热保温装置 保温箱壳体 模拟试验台 位置传感器 保温腔 密封门 燃烧器 热疲劳 控制器连接 控制燃烧器 关闭密封 检测信号 热量散失 试验设备 受热条件 插入口 隔热棉 耐火砖 压力阀 试验 伸入 箱盖 加热 节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加热保温装置,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箱盖、压力阀、保温腔、耐火砖、隔热棉、保温箱壳体、位置传感器、试件、密封门、薄型带导杆气缸、燃烧器、测温器、控制器,位置传感器、测温器、薄型带导杆气缸均与控制器连接,燃烧器的前端、试件需加热的一端均伸入保温腔内部,控制器根据测温器的检测信号控制燃烧器的工作状态,薄型带导杆气缸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密封门打开或关闭密封保温箱壳体上的试件插入口。本发明一方面尽可能准确地模拟了试件的实际受热条件,提高了试验的精准性;另一方面尽可能大地减少了热量散失,节约了资源、减少了试验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加热保温装置,属于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内燃机强化技术的普及,特别是增压技术的应用,内燃机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受热机械零部件的热负荷和热强度问题日益突出,已严重影响到了整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因此迫切需要对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的热疲劳(冲击)进行研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内燃机的可靠性、经济性、排放性和整机性能。
目前对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机械受热零部件的热疲劳(冲击)研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数值仿真模拟分析,一种是直接进行整机试验,一种是进行模拟试验研究,而模拟试验研究具有周期短、耗费少、准确率高、适用性广等,因此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模拟试验研究中,加热保温装置直接影响着模拟试验研究的准确性、周期的长短等,因此对加热保温装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的加热保温装置,以用于解决内燃机活塞、缸盖、排气管、涡轮、缸套以及其它受热机械零部件热疲劳/冲击强度考核的模拟试验台的加热保温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疲劳模拟试验台用的加热保温装置,包括箱盖1、压力阀2、保温腔、耐火砖3、隔热棉4、保温箱壳体5、位置传感器6、试件7、密封门8、薄型带导杆气缸9、燃烧器10、测温器12、控制器,所述的保温腔、耐火砖3、隔热棉4均设于保温箱壳体5内部,耐火砖3设置在保温腔四周,隔热棉4设置在耐火砖3与保温箱壳体5之间,箱盖1盖在保温箱壳体5的顶部开口处,压力阀2安装在箱盖1上,燃烧器10安装在保温箱壳体5上,耐火砖3、隔热棉4、保温箱壳体5的左右两侧对应处分别设有燃烧器插入口和试件插入口,试件7需加热部分通过试件插入口伸入保温腔内部,燃烧器10前端通过燃烧器插入口伸入保温腔内部,测温器12安装于燃烧器10前端且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根据测温器12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控制燃烧器10工作状态,位置传感器6安装于保温箱壳体5上试件插入口处,密封门8与薄型带导杆气缸9相连且均安装在保温箱壳体5上,位置传感器6、薄型带导杆气缸9均与控制器连接,薄型带导杆气缸9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带动密封门8打开或关闭密封保温箱壳体5上的试件插入口,位置传感器6用于判定密封门8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并将检测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密封门8达到指定位置时,控制器控制薄型带导杆气缸9停止运动。
所述的燃烧器10通过燃烧器安装板11安装在保温箱壳体5上,燃烧器10通过螺栓与燃烧器安装板11连接。
所述的箱盖1与保温箱壳体5顶部开口处铰链连接,
所述的压力阀2与箱盖1过盈配合。
所述的密封门8与薄型带导杆气缸9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耐火砖3、隔热棉4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所述的隔热棉4由硅酸铝复合材料制成,耐火砖3由莫来石质隔热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7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成型脱脂预烧炉
- 下一篇:一种保温烧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