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烷基化反应装置及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6701.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1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海;师峰;栗万博;郭湘波;李永祥;慕旭宏;张久顺;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3/14 | 分类号: | B01D3/14;C07C7/04;C07C9/10;C10G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馏塔 中段 烷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产物 馏分出口 连通 分馏塔塔顶 分离单元 再沸器 气体压缩机出口 气体压缩机入口 烷基化反应单元 塔底再沸器 塔顶回流罐 脱异丁烷塔 烷基化装置 回流入口 塔底物料 位置返回 依次连通 原料入口 蒸汽出口 塔顶气 相变热 液化 能耗 出口 | ||
1.一种烷基化反应装置,由烷基化反应单元和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组成,所述的烷基化反应单元的产物出口连通所述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所述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单元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分馏塔(2)和第二分馏塔(16),第一分馏塔设置烷基化反应产物入口;所述的第一分馏塔塔顶气相出口经气体压缩机(6)、第一分馏塔中段再沸器(8)、塔顶回流罐(10)与第一分馏塔塔顶回流入口连通;第一分馏塔中段液相馏分出口(25)经所述的中段再沸器(8)在所述的中段液相馏分出口之上的位置返回第一分馏塔,所述的第一分馏塔设置塔底再沸器(14)和塔底物料出口;第一分馏塔塔底物料出口连通第二分馏塔(16)的原料入口,第二分馏塔(16)塔顶气相出口经塔顶冷凝器(18)、塔顶回流罐(20)连通第二分馏塔塔顶回流入口,并在第二分馏塔塔顶回流罐设置轻馏分出口,第二分馏塔塔底设置塔底再沸器(23),并设置烷基化产品出口。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顶部回流罐设置第二轻馏分出口。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中段液相馏分出口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由上至下20%~98%的位置。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中段液相馏分出口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由上至下40%~80%的位置。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设置上部扩径段,所述的上部扩径段与下部分馏塔的高度比为0.25~49:1,直径比为1~6:1。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部扩径段与下部分馏塔的高度比为0.66~4:1,直径比为2~4:1。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上部扩径段和下部分馏塔之间为锥形的变径段,所述的第一分馏塔中段液相馏分出口设置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的变径段。
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为脱异丁烷塔,所述的第二分馏塔为脱正丁烷塔。
9.一种烷基化反应分离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7的烷基化反应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1)在烷基化反应单元中,烷基化原料与酸性催化剂接触进行烷基化反应,反应后物料作为烷基化反应产物排出烷基化反应单元;
(2)将烷基化反应产物引入第一分馏塔中进行分馏分离,第一分馏塔塔顶气相物流经气体压缩机增压后,作为所述的第一分馏塔的中段再沸器的热源,经换热并冷凝后引入塔顶回流罐,部分或全部作为塔顶回流返回第一分馏塔;
(2)第一分馏塔的塔底液相物流引入第二分馏塔,所述的第二分馏塔塔顶引出的气相物流经冷凝冷却后,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分馏塔,另一部分得到轻馏分,所述的第二分馏塔塔底液相物流作为烷基化产品。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烷基化反应产物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馏塔塔顶回流罐中的液相物流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返回第一分馏塔,另一部分作为分离出的轻馏分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7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