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6268.2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2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谭德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力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5/16 | 分类号: | G06F15/16;G06F15/16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正交 架构 智能 管理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正交架构的硬件平台,具体为一种基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数据流量越来越大,协议解析和处理越来越多,端口也越来越多,导致对可以承载这些需求的硬件平台要求越来越高。另外一个方面,各种功能模块要处理越来越多的数据量,硬件本身也在不断地快速更新,譬如在X86计算方面,Intel的志强处理器已经演进到单CPU集成14-16核,以后将进一步提高到18-20个核,甚至更高;在多核处理器方面,CPU的集成度更高,所有的技术趋势,都有一个共同点,性能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大,这对平台的散热能力提出巨大的挑战。
在正交架构下,如何从系统层面协调整个平台资源,为高层应用提供稳定可靠的平台。这将是平台管理的一个最大的考验,另外,各种技术在其擅长领域都具有相对明显的优势,譬如对包处理,流量很大,对线卡IO的能力要求很高;X86主要对应用进行解析,消耗处理能力极大,对IO能力可能会次之;GPU则面向图像图形的处理,对IO能力要求很少。这样对平台的背板的IO能力具有足够的腾挪空间弹性,因此良好的自适应的功能是平台管理较重要的一环,现有的架构系统管理、业务控制和底层平台管理放在一个硬件CPU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是,系统管理和业务控制带来的死机,将直接影响底层平台管理的稳定性,甚至导致平台的供电和散热出现灾难性的事件。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包括两个平台主控卡、4组电源模块、6组风扇模块、6组交换卡与16个节点线卡,所述平台主控卡、电源模块、风扇模块、交换卡与节点线卡均设置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内,两个所述平台主控卡内置独立的CPU子系统、承载系统管理模块、业务控制模块与平台管理模块;所述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与平台管理模块连接,两个所述平台主控卡具有2个节点,4组所述电源模块具有4个节点,6组所述风扇模块具有6个节点,6组所述交换卡具有6个节点,所有节点均与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动态监控模块内部的电源电压、温度、模块状态与背板互联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平台主控卡里面,内置单独的平台管理模块这个模块运行平台管理状态引擎,实现对整个平台的管理和控制,分布在两个平台主控卡的平台管理模块之间采用冗余管理的系统架构,确保平台管理的稳定性,在平台主控卡里面,内置独立的CPU子系统,用来承载系统管理和业务控制模块这种方式,这种模式将系统管理和业务控制的硬件载体和平台管理硬件载体分离,这样任何系统管理和业务控制的问题不会扩散到底层平台,确保底层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总线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管理模块和业务控制模块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与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正交架构的智能管理平台,包括两个平台主控卡、4组电源模块、6组风扇模块、6组交换卡与16个节点线卡,所述平台主控卡、电源模块、风扇模块、交换卡与节点线卡均设置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内,两个所述平台主控卡内置独立的CPU子系统、承载系统管理模块、业务控制模块与平台管理模块;所述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与平台管理模块连接,两个所述平台主控卡具有2个节点,4组所述电源模块具有4个节点,6组所述风扇模块具有6个节点,6组所述交换卡具有6个节点,所有节点均与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平台管理控制器动态监控模块内部的电源电压、温度、模块状态与背板互联速度。
本发明的管理通路优点提现于在正交架构下,提供两套冗余的智能平台管理总线,两条总线之间可以通过两个平台主控卡的协商进行切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能力。
模块内部管理优点体现在于每个模块都具有一定的智能处理能力,可以动态监控本模块内部的电源电压、温度、模块状态机、背板互联速度等,并与主控模块进行实时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力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力诺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6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信息推送控制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 下一篇:算法测试方法、装置及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