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建模中的去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3643.8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5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志海;饶成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K9/46;G06T15/04;G06T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建模 中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建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三维建模中的去噪方法。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的运维工作中,导线与其周边物体如树木、建筑物等的距离是影响输电及社会人员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及时发现输电线路的实际走向、交叉跨越物等,主要通过建立清晰完整的三维输电线路模型直观地反应输电线路的走向。在三维建模中,对待建模区域的影像进行特征匹配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影像中的水面区域缺乏典型特征,纹理也不断重复,导致提取的特征点过少,在同名点匹配过程中无法正确地匹配处正确的同名点,消耗过多的计算时间,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噪点,容易形成错误的三维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三维建模中的去噪方法,在特征提取中避开待建模区域影像中的水面区域,减少噪点的产生,保证形成的三维信息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维建模中的去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飞行作业平台采集待建模区域的影像图;
S2:对采集到的影像图进行识别,去除图片中的水面区域;
S3:对执行步骤S2之后的图片进行同名点检测并进行匹配;
S4:利用影像提取高密度点云数据;
S5: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映射纹理;
S6:构建真实的三维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对水面区域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
S21:利用边沿检测算法检测出影像中的水塘轮廓;
S22: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水塘区域去除。
进一步地,飞行作业平台包括四个倾斜摄影相机和一个垂直摄影相机,用于获取一组正射和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照片,并结合GPS接收及、高精度IMU获取摄影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4中通过Pix4D软件提取高密度点云数据。
本发明通过对待建模区域的影像进行了预处理,识别出水面区域并去除,避免了进行特征提取时水面区域出现错误的同名点匹配,从影响根源上去除了绝大部分的噪点,使形成的三维信息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对影像进行识别,去除了其中的水面区域,减少特征点提取的错误率,在特征匹配前从影像上减少了噪点的产生,提高了所形成三维信息的准确率,同时也缩短了特征匹配的时间,有效提高了工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三维建模中的去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飞行作业平台采集待建模区域的影像图;
S2:对采集到的影像图进行识别,去除图片中的水面区域;
S3:对执行步骤S2之后的图片进行同名点检测并进行匹配;
S4:通过Pix4D软件利用影像提取高密度点云数据;
S5:利用高密度点云数据构建三维模型并映射纹理;
S6:构建真实的三维模型。
进一步地,步骤S2中对水面区域的具体识别步骤如下:
S21:利用边沿检测算法检测出影像中的水塘轮廓;
S22: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将水塘区域去除。
在本实施例中,飞行作业平台包括四个倾斜摄影相机和一个垂直摄影相机,用于获取一组正射和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照片,并结合GPS接收及、高精度IMU获取摄影点的位置和坐标信息,在数据后处理中,采用空中三角测量方法为每张照片提供精确的位置姿态信息。本实施例采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得多个视点和视角的影像,得到更为相近的侧面信息,具有较高的分辨力和较大的场视角。
本发明对获得的影像进行水面区域去除预处理,在进行同名点检测时,减少了水塘光线反射的影响,且在水面附近不会产生错误的同名点匹配,降低了错误的匹配,在三维建模中去除了绝大部分的噪点,提高了利用输电线路三维建模来进行故障隐患识别的成功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机巡作业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36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费催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