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空调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959.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5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钟金扬;卢祥江;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20 | 分类号: | 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康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7 | 代理人: | 尹彦,胡朝阳 |
地址: | 519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显示器 及其 装配 方法 空调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空调系统工作状况调节的控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具有该控制显示器的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空调系统广泛进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对于中大型空调系统的工作状况的控制,很多是采用固定式显示器来实现。如图1所示,现有空调控制显示器,其基本上是采用前壳101、后壳102组合成控制显示器的盒子的结构,盒子内设PCB电路板,前壳面设有控制面板。然而,分体式组合的盒子,需要设计出前壳和后壳两份图纸,也要分两个零件开模做样,制造成本高;安装时由于要前、后壳进行组装,增加了生产操作工序;另外,控制显示器裸露在潮湿或盐雾的环境中,器件容易损坏。
因此,开发一种制造安装高效、成本低廉的安全的控制显示器是业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控制显示器的制造安装不方便、成本高,也不安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制造安装高效、成本低廉的安全控制显示器及其装配方法、空调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控制显示器,包括:壳体和控制面板。所述的壳体由安装框与设于该安装框后侧面的后壳一体成型。
较优的,所述的安装框的边条前面设有嵌入所述控制面板的沉降台阶。
较优的,所述后壳的侧板的内表面伸出安装PCB板的侧伸螺钉柱。
或者,所述后壳的底板的内表面设有安装PCB板的底部螺钉柱。
较优的,所述后壳的侧板设有一侧板过线孔。
较优的,所述的控制面板包括:黑色边框、透明黑窗口、设于所述黑色边框上的白色按键、设于透明黑窗口四周银色边框以及设于所述黑色边框下侧边上的银色徽标。
本发明也提出了一种具有所述控制显示器的空调设备。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所述控制显示器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先将套有过线胶塞的线材穿过所述后壳的过线孔接到PCB板上;
步骤2:再把所述的PCB板由所述控制显示器壳体的前面放入,并固定在所述后壳的螺钉柱上,使得套在线材上的过线胶塞塞紧于所述后壳的过线孔;
步骤3:最后贴装薄膜按键及触控控制面板。
本发明采用前壳与后壳一体成型结构,只需一个外壳便可完成全套控制显示器的安装,即开一套模具便可达到目的,这样可有效地减少开发图纸的维护以及降低控制器的结构成本,节省了高昂的开模费用。通过采用后壳侧板的内表面伸出螺钉柱的PCB板的固定方式,可以减少从结构件材料;通过后壳侧面出线的方式,可以实现结构件减薄的目的。由于前壳与后壳是一体设置的,没有结构件的拼装,减少结构件组装间隙,则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防潮效果以及改善整体外观,不用额外的设计复杂的防潮结构方案。本发明适用于各类显示器的结构件设计,由于减少了安装的部件,可以减少工艺流程、售后器件腐蚀异常现象,从而实现减员增效。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控制显示器结构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控制显示器的控制面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控制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控制显示器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5的后视图。
其中,1-控制面板;2-壳体的安装框;3-后壳;4-沉降台阶;5-侧伸螺钉柱、6-底伸螺钉柱;7-侧板过线孔;8-控制面板的黑色边框;9-控制面板的透明黑窗口;10-白色按键;11-透明黑窗口四周的银色边框;12-银色徽标;13-PCB板;14-底板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显示器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前面的控制面板1。该壳体由安装框2与设于该安装框后侧面的后壳3一体成型。控制显示器的前面开口比PCB板13的尺寸稍大,即PCB板13可从控制显示器的前面放置并固定在后壳3内,再将薄膜按键控制面板或者触摸控制面板的贴装于安装框2前面,控制面板1的尺寸比控制显示器的开窗尺寸要大,确保有足够控制面板的贴胶连接的区域。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安装框2的边条前面设有嵌入贴装控制面板1的沉降台阶4。在后壳3的底板的内表面至少设置安装PCB板13的底部螺钉柱6,后壳3的底板还设有底部过线孔14,这种模具制作简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9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