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22800.3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理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99/00 | 分类号: | B29D99/00;H04R3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石佩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壳体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手机后壳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在型材的四周加工出裙边,裙边可以在加工过程中起到定位作用,裙边也可以方便夹具等结构夹持手机后壳。但是,手机后壳加工采用带裙边工艺时,所需要的型材的规格相较于手机后壳本身的规格较大。并且,手机后壳加工完成时,还需要将裙边消除。这不仅浪费了材料,还增加了加工时间,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生产成本较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待加工型材,所述型材开设有内腔;
在所述型材的边缘位置加工出定位孔,在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加工出突出的连接部;
通过所述连接部夹持所述型材,通过所述定位孔定位所述型材,在所述内腔的底面加工出功能槽;
在所述功能槽内注塑成型出功能结构,所述功能结构具有定位柱;
通过所述定位柱夹持及定位所述型材,切削加工出所述电子设备壳体的外形;及
切除所述连接部及所述定位柱,以得到所述电子设备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提供待加工型材,所述型材开设有内腔的步骤具体为:
提供待加工板材,在所述板材上开设凹槽以得到所述内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连接部夹持所述型材,通过所述定位孔定位所述型材,在所述内腔的底面加工出功能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加工出耳机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功能槽内注塑成型出功能结构,所述功能结构具有定位柱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内腔的端面上注塑成型出凸起,所述凸起用于支撑所述型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腔延伸方向上的两端均开设有所述功能槽,两个所述功能槽内均注塑成型出功能结构,两个所述功能结构均具有所述定位柱,且两个所述定位柱分别位于所述内腔相对的两个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定位柱沿其轴向均开设有连接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为方形,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六个,其中四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型材的四条侧边处,另外两个所述定位孔分别开设于所述型材相对的两个角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数量为六个,所述内腔相对两侧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三个所述连接部,且位于同一侧壁上的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定位柱夹持及定位所述型材,切削加工出所述电子设备壳体的外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内腔的侧壁上开设充电孔、收音孔、电源孔及音量调节孔中的至少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定位柱夹持及定位所述型材,切削加工出所述电子设备壳体的外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型材进行高光处理。
上述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电子设备壳体在加工的过程中,在型材的边缘位置加工出定位孔,在内腔的侧壁上加工出突出的连接部。夹具夹持型材时,可以通过连接部夹持型材,通过定位孔定位型材。电子设备壳体在加工的过程中,无需在型材的四周加工出裙边,加工出电子设备壳体所需的型材的规格较小,且连接部及定位柱为本身需要消除的结构,能够节约原材料。并且,连接部与定位柱的规格远小于裙边的规格,减小了消除废料的时间。上述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壳体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型材经过注塑工艺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加工后得到的电子设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8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处理装置膜系统在线清洗的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正渗透膜性能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