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姬菇王畸形率的艾渣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22642.1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冀川;雷帮星;文庭池;钱一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66;A01G18/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25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姬菇王 畸形 培养基 及其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姬菇王Pleurotus ostreatus畸形率的艾渣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棉籽壳35~48份、艾渣40~70份、麦麸10~20份、石膏粉0.5~1.5份、石灰粉0.5~1.5份和蔗糖0.5~1.5份。本发明栽培方法包括菌种活化、生产种的制备、栽培培养基制备、接种以及发菌,其中所用艾渣指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L.)DC.经水蒸气蒸馏提取艾片后的植物残渣,使用艾渣替代木屑,栽培出的姬菇王产量高、畸形率低,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降低姬菇王畸形率的艾渣培养基及其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姬菇,是独特的平菇种类,侧耳属,学名姬菇Pleurotus ostreatus。由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种于日本,在日本销量广泛,用于面食佐餐。姬菇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姬菇菌丝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极强,一般农作物秸杆下脚料、棉皮、锯沫、稻草、玉米芯等都可作为栽培姬菇的培养料,同时也能获得较高产量。
然,一旦姬菇出现畸形,将降低产品等级,甚至失去商品价值,影响栽培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常见的畸形菇有:菌盖紧抱不展,呈“拳头状”;柄长肥粗、盖小,呈“花瓶状”;盖凹陷、边裂外卷,呈“破碗状”;盖窄长,呈“牛舌状”;盖面斑点,呈“麻脸状”;盖中瘤肿突起,呈“胀腹状”;两盖并展、柄紧连,呈“蝴蝶状”;盖弯曲不平,呈“波边状”;盖圆包裹、菌褶收缩,呈“光头状”;盖面纵裂沟缝,呈“花菇状”;数菇并生,呈“莲花状”;此外还有菇体萎缩形、菇体偏黄变色形等等。畸形菇的发生,究其原因是培养环境条件与姬菇生理、生化要求不相适应;出菇期温、湿、光、气协调不好;培养基营养缺失、在管理技术上操作失误等等。
目前国内生产姬菇主要以栽培袋装料生产为主,栽培袋的规模因地而异。由于近年来国内食用菌生产的原材料成本日益攀升,而冰片利用问题也日益突出,本发明人近年来利用姬菇具有极强的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能力的特性,以艾渣为主要原料进行姬菇生产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Blumea balsamifera DC,苗药名档窝凯Diangd vob bvid植物的新鲜或干燥地上部分,别名大风艾、冰片艾、家风艾等,也是我国著名的黎族药物,黎药名“娜龙”,在《开宝本草》、《本草纲目》和《岭南采药录》等本草典籍均有记载,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寒湿泻痢、腹痛肠鸣、风湿痹痛、跌打伤痛等。艾纳香是提取天然左旋冰片(又称艾片)的主要植物,天然冰片气味清香,是一种高级香料,同时还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开窍醒神等功效,其药用价值远大于合成冰片;因艾纳香在我国分布广泛、产量丰富,市场地位逐年提升。
艾渣是艾纳香经加热升华提取艾片后的残渣,经研究表明(王秋萍,何珺,陈伟,马海霞,吴竹.艾渣中有效成分的定性检测及含量测定[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6,V31(4):751~756),艾渣中含有鞣质、蒽醌类化合物、多糖和皂苷类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其中总蒽醌3.176mg/g、总黄酮12.853mg/g、总有机酸18.715mg/g、总皂苷9.512mg/g和总多糖13.120mg/g。若不对艾渣加以回收利用而是被作为工业废物处理掉,这不仅对药物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极大污染。
本发明人在对姬菇王栽培研究时,尝试用药厂提取艾粉后的药渣进行姬菇王的栽培,惊奇地发现艾渣非常适合作为姬菇王的生产原料,培养出来的姬菇王产量高、畸形率低,且艾渣的成本比木屑、棉仔壳低,用艾渣作为姬菇王的生产原料有利于市场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姬菇王的栽培培养基,该培养基成本低廉,所栽培的姬菇王产量高、畸形率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姬菇王培养基,含有以下重量份原料:
棉籽壳35~4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22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型电子部件
- 下一篇:LED发光模组和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