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料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9147.5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19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张祖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祖生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3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料机,尤其涉及一种茶籽粉蒸料机。
背景技术
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食用油料,目前,压榨茶油的方法大致分为冷榨和热榨,在茶籽粉通过油榨机榨成茶籽油之前,必须把茶籽粉进行蒸煮,以破坏茶籽粉中的自由基,使茶油容易榨出,现有技术中采用改装的蒸汽炉蒸茶籽粉,但存在难以控制水温,水量、茶籽粉堵塞出气孔、不便于清洁等诸多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蒸料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蒸料机,包括由加热管和蒸汽室组成的蒸汽锅炉,所述蒸汽室的顶部设有凹陷台面,所述凹陷台面的中心设有凸出台面的环形出汽通孔,所述出汽通孔的上部设有活动蒸盖,所述的活动蒸盖表面设有凸出蒸盖本体的至少一个半封闭气孔。
现有技术中,有直接将盛装茶籽粉的蒸笼或蒸桶罩在蒸汽室顶部的蒸煮方式,也有在蒸汽室顶部与蒸桶之间放置一层开孔的蒸网,但这两种蒸煮方式中蒸桶中的茶籽粉都会掉落或喷撒到蒸汽室中,造成蒸汽室内的水体浑浊、原料的浪费,加大清洗蒸汽室的难度,因茶籽粉如落入蒸汽室,经高温水煮沸,一是会产生大量的泡沫,二是会使蒸汽室内的水质呈碱性,会影响加热管的做功与性能,而且,茶籽粉也会堵塞蒸网,影响蒸煮效果,本发明活动蒸盖表面设置的半封闭气孔能够完全杜绝茶籽粉撒落入蒸汽室,半封闭气孔设置为一个时,所有的蒸汽集中在一个方位,会造成局部过热,影响蒸煮效果与出油率,半封闭气孔设置可以设为2-4个,优选设置为4个,平均分布在蒸盖的表面,气孔的封闭面与蒸盖表面的角度为1-60度,该设置能够保证蒸汽通过半封闭气孔向盛装茶籽粉的蒸桶底部均匀蔓延,使蒸桶中茶籽粉集中、均匀受热,保证蒸煮效果与出油率,且因气孔是半封闭设置,完全杜绝了茶籽粉洒落入蒸汽室。
进一步的,所述的蒸汽锅炉还包用于测量和控制所述蒸汽室内水位的液位测量组件,所述的液位测量组件包括外置于蒸汽室的水箱和水箱内的浮球阀,所述的蒸汽室与所述的水箱之间贯通设置有使二者内部的液位高度相同的连通管,所述水箱的进水口连接水源,通过浮球阀控制进水。
现有技术中,浮球阀一般置于蒸气室内,浮球阀随蒸汽室内水的沸腾而经常出现报错,导致发生干水或溢水现象,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也影响了蒸煮效果,本发明液位测量组件外置于蒸汽室,完全避免了测量组件的报错现象,同时也避免了浮球阀在高温环境中长时期使用与干烧情况下的烧毁现象,延长了浮球阀的使用周期。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锅炉的蒸汽室为保温桶,保温桶的底部设置为锅底形,筒底设有出水孔,外接水管,水管的外端设置有开关阀。锅底形的筒底设置能够便于杂质的沉淀与清洗。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管横置于所述的保温桶的下部,加热管的一端穿过保温桶的桶壁与电源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室都没有保温功能,本发明的蒸汽室设置为保温桶,能够防止外壁过热对操作人员的烫伤,也能防止热量的流失,更加节能环保,加热管横置在保温桶的下部,能够保证在低水位的加热,横置的加热管能够避免加热管穿过桶壁与电源端连接处出现密封不严的情况下避免保温桶内的水沿桶壁往下流出,而不会浸染电源,造成漏电事故。
进一步的,所述的凹陷台面的侧壁设有一个溢流孔,所述的溢流孔与引流管相连,蒸煮茶籽粉过程中外冒的蒸汽是弱碱性,会有冷凝水滴落在台面上,本发明设置的凹陷台面能够盛装冷凝水,为了避免凹陷台面盛装的冷凝水溢满,在凹陷台面的侧壁设置一个溢流孔,将冷凝水引出台面,保证了蒸汽锅炉的整体清洁,避免了冷凝水对整体台面的污染与侵蚀。
优选的,所述的蒸汽锅炉的保温桶设置于箱式结构体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完全杜绝了茶籽粉洒落到蒸汽室内,优化了蒸料环境,一是防止了茶籽粉的流失,节约了蒸料成本,二是避免了因蒸汽室内的水体的强碱性对保温桶与加热管造成的损害;2、浮球阀外置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3、保证了茶籽粉在最佳蒸煮温度下均匀蒸煮,节约了加热能量,保证了茶籽粉压榨时的出油率;4、本发明蒸料机便于操作与清洁,降低了人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俯视示意图。
图中:1、凹陷台面;2、环形出汽通孔;3、蒸盖;4、半封闭气孔;5、加热管;6、保温桶;7、水箱;8、浮球阀;9、锅炉外箱;10、连通管;11、出水管;12、电源;13、水源;14、溢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祖生,未经张祖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9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纳米网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压电缆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