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其制作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8874.X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35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毛欣宇;秦恒基;王惠文;许明;王明月;李静;战意和;邵孝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00;C12N1/02;C12N1/20;C12N1/16;C12N11/14;C12N11/10;C02F103/2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翠珍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池塘 重金属 稳定剂 制作方法 及其 应用 | ||
1.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的制作方法,所述的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包括微生物载体以及负载在微生物载体上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微生物载体上的负载比例是每kg微生物载体添加0.4L~0.5L复合微生物菌剂;
所述的微生物载体是脉络宁药渣生物质炭粉:茶渣粉:水花生粉:粘结剂按照7~8.5:1~0.5:1~0.5:1~1.5的质量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粘结剂为凹凸棒土;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将底泥样品与去离子水混合后的上清液稀释液经培养后得到的芽孢杆菌属和酵母菌属种子液,添加EM活性菌液,在好氧发酵条件下培养得到;
所述的EM活性菌液由EM原液与去离子水按体积比为1:99稀释而成;EM原液由爱眭乐环保生物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提供;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微生物载体制备:按质量比脉络宁药渣生物质炭粉:茶渣粉:水花生粉:粘结剂为7~8.5:1~0.5:1~0.5:1~1.5比例混合,制得微生物载体;
(2)底泥重金属稳定剂:按每kg微生物载体添加0.4L~0.5L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比例,将复合微生物菌剂均匀喷在微生物载体上,搅拌,混合好之后放入造粒机内造粒、烘干,得到的稳定剂颗粒。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颗粒4mm~5mm、pH 8~9,比表面积450m2/g~500m2/g,孔隙率60%~70%,含水量10%~12%。
3.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脉络宁药渣生物质炭粉的制备方法是:收集生产脉络宁药渣,风干到含水量为50%±5%,粉碎成小于3cm的碎渣,风干至含水量为10%~12%,利用碳化炉,采用限氧、慢速升温法,先通入氮气,排出炉内空气,然后以5℃/min~10℃/min的速率从室温升至90℃~100℃,预热50min~60min,再升至550℃~600℃,恒温热解1.5h~2.0h,取出冷却粉碎过60目~100目筛,得到脉络宁药渣生物质炭粉。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茶渣粉是绿茶提取茶多酚后的废弃渣,经烘干、粉碎过筛制得;所述水花生粉经烘干、粉碎过筛制得。
5.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产养殖池塘底泥重金属稳定剂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污泥中土著微生物的分离纯化:
将底泥样品与去离子水按1g:9ml的配比充分混合,静置,取上清液并制成1:10浓度的稀释悬液;将该悬液滴加至培养基平板上,倒置于35℃~37℃恒温箱中培养1d~2d,从上述平板上分别挑取2个单菌落中部分菌体进行纯化,经菌落特征的观察和镜检,确定是芽孢杆菌属和酵母菌属纯种后,从中选择一株转接于特异性培养基斜面上,置于35℃~37℃恒温箱中培养1d~2d后备用,以16S rDNA测序技术对分离纯化的菌种进行鉴定分析,随后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接种于种子罐中进行扩繁培养,获得种子液;
②活性菌液复混发酵:
将制得的种子液接入发酵灌中,接种比例为8%~10%,发酵灌中补充培养基,温度控制在30℃~35℃,每隔2h~3h搅拌一次,每次10min~15min,同时抽样检测微生物数量,当混合菌数量达到106cfu ml-1时候添加等体积的EM活性菌液,在好氧发酵条件下培养,温度控制在30℃~35℃,每隔2h~3h搅拌一次,每次10min~15min,同时抽样检测微生物数量,当微生物数量达到109cfu ml-1时候,即可得到pH范围稳定在3.5~4.0之间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补充的培养基原料以及含量是:糖蜜0.2g/L~0.3g/L、玉米粉0.3g/L~0.5g/L、硫酸铵0.05g/L~0.1g/L、醋酸钠0.05g/L~0.08g/L、硫酸镁0.01g/L~0.02g/L和磷酸二氢钾0.01g/L~0.03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887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泥回收系统及其回收工艺
- 下一篇:一种赤泥的非接触式连续生物脱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