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绿春黄连鸡的饲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6809.3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7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白秀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绿春县农业园林生态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昆明大百科专利事务所53106 | 代理人: | 李云 |
地址: | 6625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绿春 黄连 饲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鸡的饲养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绿春黄连鸡是产自我国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境内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林区,并经世居在黄连山系的农民长期培育、驯化形成的地方特有品种,民间俗称“绿春土鸡”,现统称为绿春黄连鸡。绿春黄连鸡具有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产蛋率高、蛋品品质好、肉质细嫩、汤清味香、营养丰富等优点。2015年,绿春黄连鸡被列入红河州州级畜禽品种资源遗传名录。目前,黄连鸡饲养产业在绿春县得到大力发展。然而,传统的黄连鸡孵化饲养方法,产量不高,进行产业化饲养之后,又由于鸡的抗病能力不强,常常出现鸡生病的情况,必须进行医治,增加了饲养成本,还严重影响了鸡的品质。尽管饲养户采取了常规的打疫苗的方式进行预防,但由于鸡的抗病能力仍然不够强,加之鸡易感染的疾病病种变化不定,预防效果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绿春黄连鸡生病、饲养方法简单、饲养成本低、可提高绿春黄连鸡品质和产量的饲养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绿春黄连鸡的饲养方法,该方法是将孵化出的雏鸡在出生后20天内做完全部免疫,具体步骤是在出生后7天内每天喂食雏鸡白痢药和雏鸡红痢药,同时,在出生后3天以后进行第一次免疫,包括用新支120-28/86给雏鸡滴鼻或点眼,预防新城疫、H120型传染型支气管炎、2886肾型传染型支气管炎,用新支流H9三灭活联苗给雏鸡进行皮下注射,以预防新城疫、传染型支气管炎、H9温和型流感;完成第一次免疫一周后进行第二次免疫,包括用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给雏鸡鼻滴或点眼,预防传染性法氏囊病,刺种鸡痘活疫苗,预防病毒感染;完成第二次免疫一周后进行第三次免疫,包括用IV-H120H120给雏鸡鼻滴或点眼,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H5禽流感疫苗给雏鸡进行皮下注射,预防H5禽流感,完成第三次疫苗一周后以饮水方式再给雏鸡喂食一次新城疫活疫苗,加强新城疫的预防效果;雏鸡在出生后20天内做完全部免疫后再喂养10天,喂食的饲料为玉米和黑麦草的混合料,至雏鸡出生满30天后即进行放养,至养成成品鸡期间不再喂食药物,也不打疫苗。
采用本发明方法,只需将孵化出的雏鸡在20天内连续完成全部免疫处理,在鸡的身体内形成持续的病毒抗体,即可使其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确保雏鸡在今后的生长过程中基本不生病,直至其长成成品鸡(蛋鸡或肉鸡),确保鸡的成活率和质量。由于在后续的生长过程中不再喂药和打疫苗,成品鸡体内的药物成分已经完全化解,其肉和蛋的质量高,有利于食用人群的身体健康。此外,本发明方法将雏鸡在20天内完成全部免疫后再用纯天然的玉米和黑麦草喂养10天,用营养丰富,糖分、胡萝卜素、维生素含量高的玉米配之以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黑麦草,为雏鸡提供丰富的营养,使雏鸡具备较强的抗病能力后即可完全放养,之后不再需要喂药和补充免疫,简化了饲养过程,降低了饲养难度和成本。本发明将现有的抗病防病疫苗和药物采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组配使用,相比现有养鸡方法需要在雏鸡阶段和鸡生长的各个阶段都进行免疫的方式,本发明方法饲养的雏鸡的抗病能力更强更持续,成品鸡体内无药物残留,鸡肉和鸡蛋的质量更高。整个饲养过程只用玉米、黑麦草喂养和放养,饲养得到全生态的黄连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绿春县农业园林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绿春县农业园林生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8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