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交联结构的微球状离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16466.0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5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袁浩;宋文波;张师军;刘振杰;乔金樑;毕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12/12 | 分类号: | C08F212/12;C08F222/06;C08F212/36;C08F8/44;C08L67/02;C08L3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交联 结构 球状 离聚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具有交联结构的微球状离聚物,其特征在于,该离聚物含有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和由交联剂提供的交联结构,
式(1), 式(2),
其中,M1和M2各自独立地为H或金属阳离子,R为H或甲基;
所述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交联结构之间的摩尔比为100:100-120:1-40;所述离聚物的交联度≥65%;
所述交联度的测试方法为:称取2-3克离聚物微球,重量记为w1,使用中速定性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使用四氢呋喃萃取24小时,离聚物干燥称重w2,通过w2/w1计算得到交联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聚物,其中,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交联结构之间的摩尔比为100:100-105: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聚物,其中,所述离聚物中金属阳离子的摩尔量占离聚物中结构单元A的总摩尔量的10-120%;所述离聚物的平均粒径为150-200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聚物,其中,所述交联剂为二乙烯基苯和/或含有至少两个丙烯酸酯类基团的丙烯酸酯类交联剂,所述丙烯酸酯类基团的结构式为:-O-C(O)-C(R’)=CH2,R’为H或C1-C4的烷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聚物,其中,所述交联剂选自二乙烯基苯、丙二醇类双丙烯酸酯、丙二醇类双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类双丙烯酸酯、乙二醇类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缩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二缩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和乙氧基化多官能度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聚物,其中,所述交联剂为聚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或聚乙二醇双甲基丙烯酸酯。
7.一种制备微球状离聚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1)在有机溶剂中,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将马来酸酐、提供式(2)所示的结构单元B的单体B和交联剂接触进行反应;
(2)在水的存在下,将步骤(1)所得产物与碱反应进行盐化;
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单体B的用量为50-150 mol,交联剂的用量为1-40mol;所述反应的条件使得离聚物的交联度≥65%;
其中,所述离聚物中马来酸酐形成的式(1)所示的结构单元A、结构单元B和由交联剂提供的交联结构之间的摩尔比为100:100-120:1-40;
所述交联度的测试方法为:称取2-3克离聚物微球,重量记为w1,使用中速定性滤纸包好,放入索氏提取器,使用四氢呋喃萃取24小时,离聚物干燥称重w2,通过w2/w1计算得到交联度;
式(1),式(2),
其中,M1和M2各自独立地为H或金属阳离子,R为H或甲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有机溶剂的用量为50-150 L;引发剂的用量为0.05-10 mol;碱的用量为10-200 mol。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单体B的用量为75-100 mol。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交联剂的用量为10-20 mol。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有机溶剂的用量为75-100 L。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00 mol的马来酸酐,引发剂的用量为1-1.5 m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4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