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6455.2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明;周华民;黄志高;何诗桦;李德群;张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10 | 分类号: | B29C64/10;B29C64/118;B29C64/393;B29C64/209;B29C64/321;B33Y10/00;B33Y30/00;B33Y4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42201 | 代理人: | 曹葆青,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高分子 管材 载体 混合 打印 成型 方法 | ||
1.一种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高分子管材,将所述高分子管材作为载体设置于3D打印机的喷头中,并将所述高分子管材卡紧固定,所述高分子管材在所述3D打印机的打印温度范围内能够达到熔融状态且不会分解;
(2)将待打印的任意形态的材料加入所述高分子管材的内孔中;
(3)所述3D打印机将待打印的任意形态的材料进行3D打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管材的外径与所述3D打印机的喷头的尺寸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的打印温度范围为0℃~6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D打印机为基于熔融沉积原理的3D打印机,其喷头的外径为0.001mm~1000mm,内径为0.001mm~1000mm。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助推装置将待打印的任意形态的材料加入所述高分子管材的内孔中,所述助推装置包括相连接的注射器及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注射器。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形态的材料为有机物及无机物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7.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任意形态的材料为固态材料、液态材料及气态材料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材料为在所述打印温度范围与所述高分子管材的熔融温度至分解温度区间的交集范围内能够达到熔融状态的材料。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的固化速度与打印速度相同,且所述液态材料中混合了固化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高分子管材为载体的混合3D打印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材料与所述气态材料在打印过程中为流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645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道气余热回收及脱硫的一体化装置
- 下一篇:自动着色的3D打印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