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门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5037.1 | 申请日: | 201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8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益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的加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阀门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103612072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截止阀阀体加工工艺,如图1所示,将铜棒切割成段,然后投入熔炉中经过700℃的温度融化成铜水,将铜水注入模具中,经过自然冷却后开模成型,从而得到毛坯件。
然后对毛配件进行去毛刺,对阀门内的孔通过挤压进行精加工,最后得到阀门。
但是在铜水注入模具的过程中,由于模具为和工作环境温度基本相同,大概在10℃~40℃和铜水的出炉温度650℃~700℃温度差大,刚注入模具的铜水在接触模具的型腔时会结成膜。
结成的膜会对后续流入的铜水形成阻碍,而铜水的流向对阀门体的成型造成影响。具体表现为:
铸件表面上有与金属液流动方向一致的条纹,有明显可见的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无方向性的纹路,无发展趋势。即容易形成凸点,凸点呈环形分布在阀门外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提供一种阀门加工工艺,使得金属水在注满模具前不易提前结膜。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阀门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金属原料切割得到段状或块状的金属,投入熔炉内加热融化成液态的金属水;
S2、将模具投入中频加热炉中加热到200℃~300℃;
S3、从中频加热炉中取出模具并安装在压铸机上;
S4、将金属水通过压铸机压注到模具中;
S5、模具取出后进行冷却,得到初步成型的毛坯件;
S6、对毛坯件进行去毛刺处理;
S7、对毛坯件内孔进行挤压精加工,得到成品阀体;
S8、对阀体进行金属探伤等检测;
S9、将阀门体与相关部件进行组装,抽样检测后包装出厂。
技术效果:在金属水注入模具前,对模具进行加热,减小模具和金属水之间的温差,从而减缓金属水在模具内结膜的速度。
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得到金属水后,将金属水注入保温炉内进行保温处理,保温过程中提高保温炉内压强至5~7倍大气压强。
前所述的一种阀门加工工艺,步骤S1中金属水在保温炉内经历若干个温度环境,每个温度环境为三个阶段:
t1:750℃恒温保温,保温时间为9~11分钟,并在保温过程中铸件升高压强至2~3倍大气压强;
t2:700°恒温保温,保温时间为14~16分钟,并在本阶段的10分钟前达到4倍大气压强;
t3:750℃恒温保温,保温时间为10~15分钟,并在本阶段结束前达到5~7倍大气压强。
前所述的一种阀门加工工艺,步骤t3中达到5~7倍大气压强后,在温度压强不继续变化的状态保持10分钟。
前所述的一种阀门加工工艺,步骤S4中金属水通过压铸机注入模具后,静置2~3分钟,然后将模具从压铸机上取下放入保温炉内,保温炉内的温度分为至少三个阶段:
g1:保温炉内温度为180℃~250℃,使模具放入保温炉内时,炉内恒温与模具的温度差值保持在-30℃~-50℃,然后保温8~15分钟;
g2:保温炉内温度升为250℃~320℃,保温5~8分钟;
g3:保温炉内温度逐渐降到150℃~180℃,然后关闭电源停止保温状态。
前所述的一种阀门加工工艺,步骤S4中关闭保温炉的电源后,打开保温炉,将模具取出放入冷水池内进行水冷,浸入冷水的时间在13~17分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金属水经过保温炉的保温处理,为金属水补充热能。;
(2)本发明中金属水经过保温炉的保温处理,提高压强使金属水在注入模具时的速度更块,更容易在金属水结膜前注满模具;
(3)本发明中在模具冷却过程中,控制模具所在环境的温度,使得模具的冷却速度不断变化,在g1阶段中炉内为恒温环境,模具初放入炉内时,模具的温度比炉内环境高30℃~50℃,由于型腔内的金属水冷却散热使模具升温,模具内表面升温速度块,外表面初始散热速度由于温差小而散热慢,从而减缓模具的整体散热速度,使得金属水在初始冷却阶段凝结速度慢,更易在型腔内均匀成型,避免了冷却成型过程中,因金属水在模具内依靠模具对外散热,散热速度过快会使阀门体外层迅速凝结成型,而内部凝结成型慢,容易在阀门内部形成断层或裂痕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益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益宝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5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