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11323.0 | 申请日: | 201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仙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腾昶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L3/02 | 分类号: | B62L3/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27 | 代理人: | 吴清瑕 |
地址: | 51043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松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运动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副把运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包括副把、安装架和连杆组件,副把包括握持部和连接架,安装架的基部通过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车把上,安装架和连接架上分别设有一对间隔相同距离的铰接孔,连杆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连接架上的两个铰接孔铰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连接架上另一侧的铰接孔铰接,第一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间距和第二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间距相等,连接架、第一连杆、安装架和第二连杆依次铰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结构;通过设计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结构,副把在握紧过程中,始终与车把保持平行,握持更加方便省力,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副把运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
背景技术
自然状态下,手部握持东西时,四指的自然状态应该是运动距离相同,但是,目前自行车、摩托车等骑行车辆的副把操作结构都只有一个转心,离转心近的位置距离车把较近,离转心远的位置距离车把较远,即食指离副把最近,小指离副把最远,使得握持时不太方便,而且,当握紧副把刹车时,副把会绕转心转动,这一过程中,食指的行程最短,而小指的行程最长,这种设计在人体工学上是不合理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当握紧副把刹车时,副把相对车把的角度不会变化,四指的行程相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包括副把、安装架和连杆组件,副把包括握持部和连接架,安装架的基部通过安装底座固定安装在车把上,安装架和连接架上分别设有一对间隔相同距离的铰接点,连杆组件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连接架上同一侧的两个铰接点铰接,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架和连接架上另一侧的两个铰接点铰接,第一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间距和第二连杆的两个铰接位置间距相等,连接架、第一连杆、安装架和第二连杆依次铰接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结构。
优选,所述第一连杆位于远离车把的一侧,第一连杆上还设有拉线杆,拉线杆之远离安装架的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另一端设有拉线结构。
优选,所述安装架上设有调线机构,调线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架上的调线腔、安装在调线腔内的调线凸轮、以及与调线凸轮相配合的调线螺丝和定位螺母。
优选,所述握持部与车把大致平行。
优选,所述握持部为便于握持的弧形结构,握持部上还设有对应四根手指的握持凹槽。
本发明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副把的连接架、安装架和连杆组件设计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运动结构,副把在握紧过程中,平行四边形会发生变形,由于安装架固定安装在车把上,其相对车把的角度的固定不变的,则位于其相对侧的连接架始终平行于安装架,即副把相对车把的角度也始终不会变化,当将副把的握持部设计成和车把大致平行时,则在握紧副把时,副把的握持部与车把也一直保持大致平行,四指握持副把的距离相等,且四指的行程也一样,握持更加方便省力,更加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在正常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杆式运动结构车辆副把在副把压紧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腾昶贸易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腾昶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11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