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卷门机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1003453.X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86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朝兴;曹乾坤;万辛夷 | 申请(专利权)人: |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P23/24 | 分类号: | H02P23/24;H02H7/09;E06B9/6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3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门 主回路 继电器 缺相保护继电器 控制电路 缺相保护 机电路 机电 上行继电器 下行继电器 工作稳定 控制回路 三相电源 三相交流 下行控制 上行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继电器进行缺相保护的三相卷门机电路,包括主回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回路包括上行继电器、下行继电器、三相交流卷门机电机和三相电源;所述主回路还设有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和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上行控制回路和下行控制回路。本发明采用继电器对卷门机电机进行有效缺相保护,工作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卷帘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卷门机电路。
背景技术
电动卷帘门在店面、车库等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动卷帘门升降由卷门机带动,卷门机一般由电机、减速箱、刹车装置、控制器、限位器、操作按钮等部件组成。现有的卷帘门一部分由三相交流卷门机带动,一般采用空气开关或接触器进行开关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由于供电线路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三相线路中的某一相开路,造成三相交流电机烧毁,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在供电线路中安装缺相保护器对三相电机进行缺相保护,但缺相保护器大多采用阻容等电子原件,由于阻容等电子元件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元器件特性会发生变化,特别是易受外界如雷电、潮湿等因素影响,导致工作不稳定,且一旦发生故障不易维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继电器对三相卷门机电机进行有效缺相保护、工作稳定的电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三相卷门机电路,包括主回路和控制电路;所述 主回路包括上行继电器、下行继电器、三相交流卷门机电机和三相电源;所述上行继电器、 下行继电器均设有四个转换触点;所述上行继电器其中三个转换触点的动触点分别连接三 相电源的L1相、L2相和L3相;所述上行继电器的第一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二转换触点的 常闭触点、第二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三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三转换触点的常闭触点 分别连接下行继电器的第一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二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三转换触 点的常闭触点、第二转换触点的常闭触点、第三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所述下行继电器的第 一转换触点的动触点、常开触点分别连接电源的L1相和电机绕组A相的首端;
所述主回路还设有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和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所述第一缺相保 护继电器和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均设有三个常开触点;所述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第一触 点、第二触点的一端分别连接下行继电器的第二转换触点、第三转换触点的动触点,另一端 分别连接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第一触点、第二触点的一端;所述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第一 触点、第二触点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机绕组B相、C相的首端;所述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本继电器的第一触点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零线;所述第二缺相保护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本继电器第二触点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零线;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上行控制回路和下行控制回路;
所述上行控制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L1相、下行继电器第一转换触点的常闭触 点、上行继电器线圈、常开上行按钮、常闭停止按钮和零线;所述上行继电器线圈的末端、上 行继电器第四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的第三触点、第二缺相保护继电 器的第三触点、常闭停止按钮和零线依次串联组成上行按钮并联自锁电路;
所述下行控制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源L1相、上行继电器第一转换触点的常闭触 点、下行继电器线圈、常开下行按钮、常闭停止按钮和零线;所述下行继电器线圈的末端、下 行继电器第四转换触点的常开触点、第一缺相保护继电器的第三触点、第二缺相保护继电 器的第三触点、常闭停止按钮和零线依次串联组成下行按钮并联自锁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随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34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多功能食物处理装置的电动机智能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机及其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