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评价钻井液表面水化抑制剂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000676.0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7817262A 公开(公告)日: 2018-03-20
发明(设计)人: 苏俊霖;董汶鑫;罗平亚;罗亚飞;王雷雯;卢俊锋;刘路漫;闫轩;秦海 申请(专利权)人: 西南石油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4/08 分类号: G01N24/08
代理公司: 成都天汇致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64 代理人: 韩晓银
地址: 610500 四***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评价 钻井 表面 水化 抑制剂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低场核磁共振评价钻井液表面水化抑制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水基钻井液钻进泥页岩岩层造成的井壁失稳问题,一直为油气井工作技术难点及研究热点。从化学角度来看,根本原因在于负电性亲水粘土矿物存在,如:蒙脱石,伊利石。其中,以蒙脱石吸水及水化膨胀能力最强。因此,国内外学者以蒙脱石为研究对象,近年来,研发了各类高分子聚合型包被剂及低分子量表面水化抑制剂。其中,张洪伟等人研发的适度分子量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包被剂,经室内评价实验表明,其抑制性优于国外同类产品。Ultracap;Kuma等人通过接枝羧基,增强聚丙烯酰胺与印度页岩间的氢键吸附力,使其易在岩石表面形成保护膜,阻止水分子与粘土矿物相接触;Ferreira等人研发了一种部分疏水改性超支化聚缩水甘油醚型非离子泥页岩抑制剂,其泥页岩岩屑回收率达80%。都伟超等人以二乙醇胺、溴代十二烷和二溴乙烷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种双子型小阳离子页岩抑制剂,旨在顶替蒙脱石表面可交换阳离子并与水分子竞争表面吸附位,热滚、线膨、近红外等宏观表征显示其抑制性佳。

然而,以往对抑制剂的评价主要为间接定性描述,为了进一步考察其抑制性及抑制机理,学者们希望定量研究不同状态结合水的变化。王平全等人研究水化蒙脱土傅里叶红外光谱发现了结合水的特征伸缩振动峰,但仍停留于定性研究,结合水量无法确定,。基于Olphen压力实验,徐加放等人结合分子模拟尝试研究了结合水分子量与岩石应力间关系,但其并未建立岩心应力与水分子量间换算关系。基于分子热运动准则,邓明毅团队研究了低电导率蒙脱土的热失重曲线,依据脱附时间差异,区分了强、弱结合水及自由水热吸收峰。但该法极大提高了蒙脱土原始热能,分子自由度势必增加,部分结合水可能会转向更自由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寻求一种原位定量分析技术。

低场核磁共振就是一种快捷、无损、准确的分析样品含水情况的方法。实验中,通过释放固定频率的射频脉冲可仅使水分子的1H核产生共振信号,理论上,所收集信号量与样品含水量成正比例关系。换句话说,通过测量样品的核磁共振信号量大小便可迅速得知样品的含水质量。

另外,不同运动状态的水分子具备不同的横向弛豫时间T2。所谓横向弛豫是指静磁场环境中的1H核在受到外加射频脉冲的作用时,吸收射频能量激发到高能态,当外加射频撤去时,处于高能态的1H核以非辐射的方式释放能量回到低能态的这一过程即弛豫。宏观上表现为横向磁化矢量与纵向磁化矢量由大变小,因此,弛豫分为横向弛豫与纵向弛豫,横向弛豫所耗时间即横向弛豫时间T2,纵向弛豫所耗时间即T1。其中,T2值描述液体分子的运动性更为准确。根据弛豫时间与分子运动性的关系,分子运动受周围环境的束缚性越强,T2值越小,反之,分子运动自由,则T2值较大。换句话说,处于不同运动状态的水分子对应不同的T2值,因此,可以划分不同运动状态的水分子,同时,根据信号量与水质量间的关系,便可得知物质中不同状态水份的质量。

发明内容

现有的钻井液表面水化抑制剂评价方法(如:线性膨胀,热失重),主要从宏观上评价表面水化抑制剂的处理效果,不能说明表面水化抑制剂是否抑制粘土表面水化。

本发明从分子运动性的角度出发,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将不同吸附状态水(表面水化水,渗透水化吸附水,自由水)进行细致划分,可直观定量地判定钻井液用表面水化抑制剂对粘土表面水化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评价钻井液表面水化抑制剂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表面水化抑制剂加入到完全水化的粘土中,对表面水化抑制剂处理后的粘土进行低场核磁共振测量,获得横向弛豫时间T2谱,计算在0.001~0.01ms、1~10ms和100~1000ms三个区间内三个谱峰的T2谱的积分面积,T2峰的积分面积对应该状态水份的信号量;根据水份信号量与水份质量的换算标线,计算得到粘土各状态水份的质量,即可定量地评价钻井液用表面水化抑制剂对粘土表面水化的抑制作用。

本发明所述利用低场核磁共振评价钻井液表面水化抑制剂的方法,其核磁共振采样参数的设定如下:采用长弛豫等待时间(Tw=2000ms)及长回波个数(NECH=18000),增大累计扫描次数(NS=64),采样间隔TE=1.00004ms,采样点数TD=3600428,前置脉宽P1=2.8us,后置脉宽P2=5.4us,信号增益系数DRG1=1,RG1=10,PRG=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