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极板上料工位有效
申请号: | 201711000177.1 | 申请日: | 201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3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荣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琼毕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07C5/00;B07C5/16;B07C5/02;B07C5/34;B07C5/38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118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极板 自动 组装 设备 上料工位 | ||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极板上料工位,包括极板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极板搬运装置、极板盒搬运装置、极板盒输送装置和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位于极板输送装置的中间部位,极板搬运装置横跨在极板输送装置和极板盒输送装置之间,极板盒搬运装置位于极板盒出料端与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所述极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直线上,极板检测装置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综上所述,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检测和自动上料,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极板上料工位。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以及汽车的飞速发展,与之车上动力电源也迅速的发展,但是电池在生产中却存在不少的问题,造成了市场的电池产品质量很不均匀,电池的容量后期循环寿命达不到设计的使用寿命,这于电池在生产中有它独特的生产工艺有很大的关系。电池的构造有外壳、上盖、极板、隔板、汇流排、极柱、过桥保护板、端子等部件组成。
化学电源的两个电极由活性物质和支撑及导电用的集电体组成,一般为片状体,称为极板。包隔板为蓄电池制造的其中一道工序。在包隔板之前,都是人工进行人工检验极板的是否合格。极板检验合格后,工人再将极板搬运至极板的组装台上。人工搬运存在生产效率低,人为因素不可控制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极板上料工位。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蓄电池极板组自动组装设备的极板上料工位,包括极板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极板搬运装置、极板盒搬运装置、极板盒输送装置和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极板检测装置位于极板输送装置的中间部位,极板搬运装置横跨在极板输送装置和极板盒输送装置之间,极板盒搬运装置位于极板盒出料端与极板盒回收输送装置的进料端之间;所述极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并且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位于同一直线上,极板检测装置位于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检测装置包括第三输送带、罩体、底座、检测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第三输送带和罩体均固定在底座上,罩体的上半部横跨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罩体的顶部下方设有第一电缸,第一电缸的滑块上固定有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端部固定有真空吸盘,第一电缸驱动第一气缸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顶部之间作直线往复运动,第一气缸驱动真空吸盘作升降运动;旋转机构位于罩体内部,并且固定在底座的上端面,检测机构位于旋转机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重量检测组件、红外检测组件和滚轮输送组件,滚轮输送组件包括间隔并排设置的两列滚轮以及驱动所有滚轮转动的电机,重量检测组件位于两列滚轮之间,该重量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气缸和称重台,称重台固定在称重台的伸缩杆顶部,称重台能够驱动称重台竖直上升使称重台的上端面高于所有滚轮的顶部,所述红外检测组件固定在罩体的内侧壁上,该红外检测组件用于向滚轮输送组件方向发生红外光。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第二步进电机以及固定在第二步进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转盘,所述滚轮输送组件固定在第二转盘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盒输送装置包括第四输送带,该第四输送带设置在第一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的旁侧,并且第四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与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极板搬运装置包括龙门架、第一丝杆滑台和第三气缸,龙门架横跨在第四输送带和第二输送带之间,第一丝杆滑台固定在龙门架的横梁底部,第三气缸固定在第一丝杆滑台的滑台上,该第三气缸的输出杆上固定连接有真空吸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琼毕,未经王琼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0001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具半自动组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OLED曲面电视制作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