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站点WiFi和车载GPS的公交乘客客流采集与分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997548.1 申请日: 2017-10-24
公开(公告)号: CN107798869B 公开(公告)日: 2020-09-11
发明(设计)人: 王礼睿;李志斌;于维杰;杨昊明;王诗菡;张应恒;陆钥 申请(专利权)人: 东南大学
主分类号: G08G1/01 分类号: G08G1/01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10096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站点 wifi 车载 gps 公交 乘客 客流 采集 分析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站点WiFi和车载GPS的公交乘客客流采集与分析方法,通过站点Wi‑Fi检测装置采集公交线路各站点附近检测范围内用户所持移动终端的MAC地址信息,通过车载GPS定位获取公交车的实时位置;根据乘客上、下车时刻与公交车进站、出站时刻之间的符合性关系进行干扰数据清洗,分别得到各站点上车乘客和下车乘客的用户信息,计算总结得到各站点的客流;本发明基于公交站点固定位置的Wi‑Fi检测装置,运用站点Wi‑Fi检测与车载GPS定位相结合的时空双重过滤,有效排除公交车车载Wi‑Fi检测所无法处理的周边突发性干扰,极大地减小了误差。随着Wi‑Fi热点的覆盖率越来越广,系统的准确率也将越来越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智能交通管理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R语言和ArcGIS进行数据筛选并用ArcGIS投影进行可视化呈现的基于站点WiFi和车载GPS的公交乘客客流采集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现阶段,随着城市交通矛盾的不断凸显,发展智慧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营效率成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对于公交客流的研究分析也逐步成为当今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有的公交乘客客流出行估计有IC卡检测法、Wi-Fi识别等方法。公交IC卡技术简单而成熟、采集信息量较大且在很多城市已应用,且利用公交乘客中使用IC卡的比例可以得出公交乘客数量,因此采用IC卡方法调查交通流特性更为普遍。但是由于大量公交只需上车刷卡,无法准确获得乘客的下车信息。从调查的精准程度来看,IC卡调查显然并不能完全符合要求。对于现有的Wi-Fi识别方法,公开号为CN103700174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基于Wi-Fi身份识别的公交客流数据采集及OD分析方法”中,通过公交AP热点读取乘客所持有Wi-Fi设备的地址,再通过统计获取公交车客流信息。但上述方法没有提出合理的数据筛分方法来排除周围车辆、人群Wi-Fi对测量数据的影响。同时,上述方法没有利用GPS数据进行精准位置确定,仅以热点网络范围内Wi-Fi信号出现和消失作为乘客上下车依据不能保证最后结果的精准度。公开号为CN106297288A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公交乘客客流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中,通过公交车车载Wi-Fi热点和GPS信号获取停靠信息,以时间和距离作为标准剔除干扰数据,统计得到客流。但上述方法利用公交车车载Wi-Fi进行检测,导致距离标准范围不断移动,无法清洗公交车移动过程中存在的大量干扰数据,同时仅仅以公交车车载Wi-Fi作为上下车唯一的判断标准也很大程度上增大了误差。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站点WiFi和蓝牙检测设备检测到的MAC地址数据与公交实时GPS数据进行契合,进行杂质数据筛除与有效提取乘客信息的乘客客流采集与分析方法。

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站点WiFi和车载GPS的公交乘客客流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数据采集:通过公交站点上布设的Wi-Fi设备记录扫描范围内用户移动终端无线网络接入点的MAC地址信息、接入时刻和退出时刻;利用GPS记录仪每隔一秒记录一次公交车的经纬度与时间信息;

(2)提取与转换:提取步骤(1)中所得数据信息,并将时间信息转化得到时间戳格式;

(3)持续时间筛选:利用R软件对上述步骤(2)的数据进行筛选,具体操作如下:

(31)基于上述步骤(1)中检测到的MAC地址数据,R软件统计后获取对于一次交通调查中(即公交车一个单程班次)所有公交站点各自采集到的移动设备MAC地址信息,取MAC地址的接入时刻为timei,退出时刻为timef;

(32)利用上述步骤(31)得到的MAC地址数据接入时刻timei和退出时刻timef,得到每个MAC地址数据的持续时间

(33)根据实地调查,定出合理的公交运行时间阈值,当上述步骤(32)得到的持续时间超出阈值范围则认为该MAC地址的持续时间不属于乘客候车的合理时间,视为干扰数据,剔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75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