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97309.6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65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03 | 分类号: | F24F1/0003;F24F1/0059;F24F1/14;F24F13/30;F25B13/00;F25B39/00;F24F11/7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至少其中之一设置为可调节换热器,所述可调节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多个流路支管以及至少一通路调节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所述冷凝器温度的差值△T,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使得所述密封滑块滑动至相对应的调节位置,根据空调器制冷/制热需求,调节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使换热面积与空调器制冷/制热需求匹配,避免换热面积大于换热需求,也即减小必要的换热面积,而减小换热器的阻力,从而提高冷媒循环系统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空调技术领域,众所周知,空调在不同的环境下工作或是运行逐渐达到客户需求冷/热量的时候,出于节能考虑,最好是能够自动调节空调器换热能力的输出,目前的变频空调就初步解决了这一问题,根据室内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差值,不断改变室外机的频率,来实现空调器换热能力输出的大小,但是并不够最优。因为变频空调在不同频率下运行时,其实就是压缩机吐气量的改变,从而改变系统中冷媒循环量,改变空调换热能力,而目前空调厂家在给变频空调配置换热器时,都是以最大换热需求来确定换热器大小,且为固定不变的,这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在变频空调中频段或低频段运行时,系统中冷媒量和换热器换热面积是不匹配的,换热面积远大于冷媒换热需求,加大了此时系统循环的沿程阻力,浪费多余功率输出,节能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旨在可根据空调器的制冷/制热需求,调节室外换热器和/或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以与所述制冷/制热需求适配,避免换热面积过大于换热需求,而导致冷媒循环系统的效率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室内换热器和控制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其中一个为冷凝器,另一为蒸发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至少其中之一设置为可调节换热器,所述可调节换热器包括:
两个集流管,呈并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集流管的一端均设有开口;
多个流路支管,连接在所述两个集流管之间;以及,
至少一通路调节装置,设于对应的所述集流管,所述通路调节装置包括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集流管内的密封滑块、以及驱动所述密封滑块滑动的驱动装置,在所述驱动装置驱动下,所述密封滑块沿着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多个调节位置,使得不同数量的所述流路支管与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开口连通;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用以根据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与所述冷凝器温度的差值△T,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以使得所述密封滑块滑动至相对应的调节位置。
优选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四通阀,所述空调器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所述室外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室内换热器为蒸发器;
在制热模式下,所述室内换热器为冷凝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为蒸发器。
优选地,对应的所述集流管内壁设有多个定位部,对应的所述集流管内壁具有对应与所述多个流路支管连接的连接口,每一所述定位部位于相邻两个所述连接口之间;
所述密封滑块侧表面对应设有配合部,所述密封滑块移动至与不同所述定位部配合,而到达所述多个调节位置。
优选地,所述定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之一为环形定位凸起,另一个为环形定位凹槽。
优选地,所述密封滑块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滑块通过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集流管内壁密封配合。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驱动所述密封滑块沿对应的所述集流管的长度方向移动的直线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73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