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93432.0 | 申请日: | 201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2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吴廷奎;王贝宇;刘浩;刘晨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曾克,李晓英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智能 颈椎 关节 节假 | ||
1.一种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金属板(1)、内支撑体(2)、外环(3)、下金属板(4)、至少一个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以及用于供电的微型电池,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无线通讯模块电联接,所述内支撑体(2)和外环(3)为高分子材料,所述压力传感器、无线通讯模块和微型电池均设于内支撑体(2)内;所述外环(3)的两端分别与上金属板(1)和下金属板(4)连接,所述内支撑体(2)位于外环(3)内侧,内支撑体(2)的两端分别与上金属板(1)和下金属板(4)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板(1)的顶面设有两排齿棘(10),下金属板(4)的底面设有两排齿棘(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板(1)顶面的边沿设有第一限制板(7),所述下金属板(4)底面的边沿设有第二限制板(8),第一限制板(7)和第二限制板(8)位于同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板(7)与上金属板(1)的夹角为40°-45°,所述第二限制板(8)与下金属板(4)的夹角为135°-14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限制板(7)与第二限制板(8)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第一限制板(7)与第二限制板(8)是上均设置有通孔(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金属板(1)和下金属板(4)上均设有凸部(5);所述内支撑体(2)的两端均有与凸部(5)适配的凹部(6),凸部(5)与凹部(6)间隙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颈椎关节突关节假体,其特征在于:上金属板(1)与下金属板(4)的材质均为钛合金,内支撑体(2)的材质为聚乙烯,外环(3)的材质为聚氨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93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