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7800.0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79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石磊;刘芳;尹凯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鑫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1/00 | 分类号: | B22F1/00;B22F3/02;B22F3/10;B22F3/11;C22C38/10;C22C38/08;C22C38/12;C22C33/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兴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8 | 代理人: | 易敏 |
地址: | 2522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铁粉、镍粉等金属粉末进行混合物,同时增添了碳化钙,利用高压进行挤压,使粉末间的金属充分混合,在高温煅烧过程中,通过高温中利用碳化钙的分解,释放二氧化碳,是金属中产生孔隙,形成的氧化钙储存在孔隙中,提高了冶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同时利用孔隙,实现石墨更好的碳渗,提高冶金材料的性能,再将其与二氧化硅进行混合球磨,增加物料间的混合性,通过高温烧结及掺杂金属的催化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硅与石墨的作用,形成碳化硅,而增加的硅元素对冶金材料中的孔隙进行进一步的填充,降低了孔隙率,增加了冶金材料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粉末冶金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粉末冶金工业发展迅速。铁粉,特别是合金铁粉的需求量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不断增加,人们对铁基烧结结构零件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对进、排气门座、凸轮轴等重要零件的耐热、耐磨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开发高密度、高强度、高塑性粉末冶金结构钢,拓宽粉末冶金钢的应用领域是粉末冶金目前的研究发展方向。
粉末冶金技术是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混合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取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技术,其是一种无切屑或少切屑的加工方法,金属利用率几乎达到100%,具有生产率高、材料利用率高等优点。因此被广泛使用于各种行业。粉末冶金机械化程度高,既能减少人员,又能提高效率,进而节约成本。粉末冶金技术能取代传统的制造工艺,为广大传统企业节约成本。
目前以铁粉作为主要成分的粉末冶金材料应用的最多,应用范围也最广,然而,现有的粉末冶金配方及工艺仍然具有局限性,工艺步骤较为繁多导致了能源的浪费和生产效率的低下,产品也存在着拉伸强度和硬度较低的问题。此外,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不可避免地存在孔隙。由于孔隙的存在使材料的表面积增大,表面能增加,并且腐蚀介质容易浸人材料内部,在不均匀组织之间产生微电池腐蚀,比相同成分的致密材料更易于腐蚀。
同时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于这一类型材料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物理性能优异的粉末冶金材料,同时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化学性能,其中重要一方面就是要改善目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含有较高的孔隙度,从而使其更易被腐蚀磨损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材料的耐腐蚀防锈性能。因此,发明生产一种低成本且性能优良的铁基粉末冶金材料,以此来适用于市场的需求,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目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含有较高的孔隙度,从而使其更容易被腐蚀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重量份数计进行取原料,60~65份铁粉、15~20份镍粉、10~13份碳化钙、8~11份石墨、4~6份钴粉及1~3份钼粉;
(2)将原料放入球磨机中进行球磨,收集球磨物,并将球磨物放入模具中进行压制,脱模,得坯件;
(3)将坯件放入烧结炉中,在氢气氛围下进行烧结,收集烧结物,对烧结物进行粉碎,收集粉碎物,将粉碎物浸泡在80℃水中,静置,过滤,收集滤渣;
(4)将滤渣与二氧化硅、硬脂酸锌放入碾磨机中进行碾磨,收集碾磨物,放入压机中进行压制,得基坯;
(5)将基坯放入烧结炉中,在氨分解气的保护下进行烧结,收集烧结物,得初模,并将初模放入蒸汽炉内,进行蒸汽处理,得铁基粉末冶金材料。
所述步骤(2)中压制的条件为压力720~740MPa。
所述步骤(3)中烧结条件为温度1150~1280℃,时间为1~2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鑫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鑫华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