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及实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7612.8 | 申请日: | 2017-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89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赵磊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筒体 连接座 大直径活塞 内筒体 小直径活塞 斜向支撑柱 滑动安装 减震系统 支撑底座 活塞杆 连接孔 阻尼器 封头 空腔 油腔 桥梁 加工 承载梁 轴心线 拉索 筒体 外端 油槽 外部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及实施方法,包括桥梁本体、第一支撑底座、第二支撑底座、第一斜向支撑柱、第二斜向支撑柱、承载梁、多根拉索、阻尼器,阻尼器包括外筒体、内筒体,且内筒体延伸至外筒体的外部,在外筒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封头,在外筒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封头;外筒体的内部具有油腔,内筒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在油腔内滑动安装有大直径活塞,在空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小直径活塞,并在大直径活塞上沿其轴心线方向上加工有油槽,且大直径活塞和小直径活塞均安装在活塞杆上,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在第一连接座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在内筒体的外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座,并在第二连接座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及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桥梁是“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震发生后为了紧急救援和抗震救灾的需要,其重要性就更明显了。在地震中因为一座大中型桥梁的坍毁会造成交通完全中断,特别是在长江、黄河湿地等环境中修复工程往往更加困难,不言而喻,这将给紧急救援工作带来困难,以至增大地震的震害程度。为了减小地震引起桥梁结构的破坏,各国学者对桥梁结构的减震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比较容易实现和有效的减震方法主要有:1)采用减、隔震支座(聚四氟乙烯支座、叠层橡胶支座和铅芯橡胶支座等)在梁体与墩、台的联结处增加结构的柔性和阻尼以减小桥梁的地震反应;2)利用桥墩在地震作用下发生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以达到减震的目的,即:利用桥墩的延性抗震。目前这种结构的桥梁减震效果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及实施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桥梁减震系统,包括桥梁本体,在所述桥梁本体的一侧卡接有第一支撑底座,在所述桥梁本体的另一侧卡接有第二支撑底座,在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第一斜向支撑柱,且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与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柱之间通过第一过渡段进行过渡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上安装有第二斜向支撑柱,且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与所述第二斜向支撑柱之间通过第二过渡段进行过渡连接;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柱和第二斜向支撑柱的顶端交汇在一起,并在交汇处形成承载梁;在所述承载梁的一侧设置有多根拉索,在所述拉索上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包括外筒体、位于所述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且所述内筒体延伸至所述外筒体的外部,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一侧安装有第一封头,在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第二封头;所述外筒体的内部具有油腔,所述内筒体的内部具有空腔,在所述油腔内滑动安装有大直径活塞,在所述空腔的内部滑动安装有小直径活塞,并在所述大直径活塞上沿其轴心线方向上加工有油槽,且所述大直径活塞和小直径活塞均安装在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第一连接座,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加工有第一连接孔,在所述内筒体的外端安装有第二连接座,并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加工有第二连接孔。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柱的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并在所述第一斜向支撑柱上加工有第一减重通孔,且所述第一减重通孔的两端均为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斜向支撑柱的上端长度小于下端长度,并在所述第二斜向支撑柱上加工有第二减重通孔,且所述第二减重通孔的两端均为圆弧形。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头的外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上,所述第二封头的外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外筒体的内壁面上,且所述第二封头的一端面连接在所述内筒体的端面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塞杆依次穿过第一封头、大直径活塞以及第二封头,并与所述小直径活塞的端面相连。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小直径活塞的外表面设置有耐磨套。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拉索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拉索的另一端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76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