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酸镁铵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6298.1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520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芬;程群鹏;李红霞;秦振华;宋光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轻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40;C05G5/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包膜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镁铵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将磷酸镁铵粉末喷涂至经预热后的粘结剂均匀喷涂的肥料颗粒的表面,干燥,再将封闭剂喷涂在包裹磷酸镁铵粉末的肥料颗粒上。该包膜肥料由上述方法制得。本发明采用石蜡为封闭剂,一方面能够使包膜效果更好,延长肥料的养分释放周期,另一方面石蜡作为封闭剂能够减小磷酸镁铵包膜的脆性,提高包膜肥料的抗冲击性;本发明制得的磷酸镁铵包膜肥料,能够满足缓释肥料的标准,初期养分释放率≤15%,28天累积养分释放率≤80%,养分释放期的累积养分释放率≥80%,抗冲击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磷酸镁铵包膜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化肥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中国家粮食增产50%来自于化肥的作用。但化肥当季利用率低(目前我国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20%~35%,磷肥的利用率为10%~20%,钾肥的利用率为30%~60%,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利用水平),同时大量施用化肥也引起了土壤盐渍化、板结化、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但现有技术中存在着释放周期短、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缓控释肥是指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满足作物生长需求的肥料,缓控释肥能够有效地提高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减少养分流失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肥料界研究领域中新的热点。包膜型缓控释肥通过特殊材料对肥料进行包裹,通过延缓养分的释放速率从而延长肥料的有效期,施用方便且符合作物需肥规律,既能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减缓环境污染,是未来肥料的发展的重要方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肥料释放周期短、生产工艺复杂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磷酸镁铵包膜肥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磷酸镁铵粉末喷涂至经预热后的粘结剂均匀喷涂的肥料颗粒的表面,干燥,再将封闭剂喷涂在包裹磷酸镁铵粉末的肥料颗粒上。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磷酸镁铵粉末、粘结剂、封闭剂及肥料颗粒的重量比为15-20:3-5:2-4:100。
本发明中,所述肥料颗粒优选包括:磷酸铵15-20wt%、硫酸铵35-55wt%、磷酸二氢钾25-35wt%、螯合态铜0.2-0.5wt%、螯合态铁0.2-0.5wt%、螯合态镁0.7-0.9wt%、螯合态锌0.2-0.4wt%、螯合态钙0.4-0.5wt%、硼砂0.5-0.7wt%、坡缕石粉3-10wt%,所述坡缕石粉的粒径优选为200-350目,加入水采用转鼓造粒方法造粒。
以上述组分为原料制备肥料颗粒,不仅能够为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N、P、K等大量元素,还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
本发明中,所述肥料颗粒的粒径优选为3-4mm。
本发明中,所述粘结剂优选包括油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和改性淀粉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油脂包括大豆油、花生油、棉花籽油和棕榈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中,所述封闭剂优选为熔融状态,所述封闭剂优选为石蜡。
本发明中,所述磷酸镁铵粉末的粒径优选为200-270目。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其中,预热温度为65-85℃,更优选为80℃,干燥温度为65-85℃,更优选为80℃,干燥时间为30-60min,更优选为60min。
所述预热、干燥、喷涂优选在鼓风式流化床中进行。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磷酸镁铵包膜肥料。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轻工大学,未经武汉轻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629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