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织来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5380.2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23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潘星昊;权文强;吴军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济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N5/071 | 分类号: | C12N5/071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2 | 代理人: | 巫蓓丽 |
地址: | 20006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来源 外泌体 提取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组织来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外泌体(exosome)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囊泡小体,直径50-150nm,是多泡体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后产生的,其中含有蛋白质和RNA等多种组分。随后的研究发现,外泌体能携带RNA进行细胞间物质的交换,并可在受体细胞内发挥生物学功能,这意味着外泌体是细胞之间遗传物质交流的新途径,开拓了遗传学上的新机制。最新研究表明,外泌体与癌症的转移有关联,癌症细胞通过外泌体运载蛋白、RNA等大分子在远端为其营造适合其生存的微环境。肿瘤外泌体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的血管生成因子,帮助内皮细胞生长,促进血管生成。几乎所有的体液中都存在外泌体,例如脑髓液、唾沫、母乳等,在母乳中的外泌体对婴儿的发育有积极的作用;在诊断方面,通过分析癌症病人和正常病人的外泌体中物质的差异,可筛选出了具有高敏感性的特异性标志物,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1983年,外泌体首次在绵羊网织红细胞中被发现,由于外泌体的发现比较晚,学者对外泌体的许多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人们对它了解甚少;因此,外泌体的许多特性和功能有待研究和发掘,而研究外泌体的前提是如何提取和纯化外泌体。目前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六种:一是超速离心法;二是过滤离心;三是密度梯度离心法;四是免疫磁珠法;五是PS亲和法;六是色谱法。这些方法被应用于体液、血清、唾液、细胞上清等不同标本类型外泌体的提取。
目前许多研究者使用体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作为提取外泌体的原材料,多采用超高速离心的方法获取外泌体。而对于组织样本,是研究外泌体的重要领域,但由于获取外泌体的难度较大,仅有极少数人选用组织样本作为研究外泌体原材料,而他们获取组织来源外泌体的方法还有待商榷,他们将组织破碎成细胞悬液后进行培养,收获上清进行外泌体提取,此方法加入了培养环节,增加了人为干扰因素;且组织细胞培养的外环境与组织所在的内环境有很大差异,可能会导致产生的外泌体也不同,因此该方法收集的外泌体并非我们研究的理想标本。
中国专利文献CN106222126A公开了一种人体体液中外泌体的提取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6124282A公开了一种叠层离心过滤分离提取外泌体的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05675774A公开了一种唾液外泌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分子诊断中的应用。中国专利文献CN106289927A公开了一种从肿瘤细胞上清中分离微囊泡及其外泌体的方法。但是关于如何处理组织样本、使用何种方法提取组织外泌体的方法目前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织来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织来源外泌体的提取方法,所述的方法基于酶裂解组织后直接进行外泌体提取,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组织用机械法剪碎后加入胶原酶和Dnase酶进行裂解;
步骤二、对裂解后的混合液使用PEG法进行外泌体提取操作。
进一步地,步骤一为以下步骤:
(1)新鲜组织直接置于冷的1640培养液中,用机械法将组织破碎;
(2)加入的胶原酶和Dnase酶裂解组织为细胞悬液。
进一步地,步骤一为以下步骤:
(1)冷冻的组织迅速置于37℃水浴锅中回温,之后置于冷的1640培养液中,用机械法将组织破碎;
(2)加入的胶原酶和Dnase酶裂解组织为细胞悬液。
进一步地,步骤二为以下步骤:
(1)将混合液3000g 4℃离心30min后将上清转移到新的离心管,13000g 4℃离心10min取上清;
(2)将上述上清通过过滤膜进行过滤,进一步去除上清液中的细胞残片及其他杂质;
(3)将滤过液与PEG溶液按照1:1比例混合,颠倒混匀,4℃孵育过夜;
(4)第二天13000g 4℃离心30min,弃上清;留沉淀再次13000g 4℃离心5min,小心吸走残余上清,沉淀即为外泌体。
进一步地,所述胶原酶为0.5mg/ml的IV型胶原酶,Dnase酶为0.2%(w/v)的Dnase I。
进一步地,步骤(2)为:加入的胶原酶和Dnase酶裂解组织为细胞悬液,裂解体系在摇床上孵育90min,每30min用移液枪轻柔吹打1min。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孔径为0.22μm的混合纤维素滤膜。
进一步地,所述的PEG溶液为16%(w/v)PEG6000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济医院,未经上海市同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5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