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其导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4834.4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1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孝华;朱志龙;文超;龙剑秋;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张志江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空调器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其导风方法,该导风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换向机构、多块导风叶片以及导风板,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多块所述导风叶片安装于所述换向机构上;以及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换向机构并排设置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导风叶片的出风侧,在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出风端向上倾斜,所述导风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本发明采用导风板与微孔匹配,实现了冷空气沐浴式下沉,可以有效避免吹出的高速气流落在用户的身体上时造成用户感觉过冷或过热的不舒适情况,且气流的射程范围更远,避免了气流过早落地,无法对整个空间充分降温或升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其导风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空调的功能和舒适度要求不断提高,现有传统的立式空调器室内机通过出风口向外吹冷风或者热风,近而向室内提供冷量或者热量。但是,由于冷风或者热风直接由空调器吹出,其形成的高速高压气流直接吹到用户的身上,会出现过冷或者过热的不舒适情况。
在现有技术中,空调器室内机虽设置有一定导风部件,但是在出风口急剧转弯导风,存在极大的能量损失,在工作制冷并开启无风感模式时,由于冷风水平吹出,冷风会过早落地。在主要活动区,用户的上半身无法感受到冷气流,无法达到降温效果,用户体验感较差。虽有现有技术采用在导风板上设置导风孔用于导风,但依然是水平吹出微风,仍存在冷空气落地过早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其导风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导风组件、空调器及其导风方法,旨在解决空调器无风感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导风组件包括:
驱动机构;
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
多块导风叶片,多块所述导风叶片安装于所述换向机构上;以及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与所述换向机构并排设置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导风叶片的出风侧,在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导风孔,所述导风孔的出风端向上倾斜,所述导风孔的轴线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角为0.1°~60°。
优选地,所述导风孔沿气流方向逐渐收缩形成有拔模,所述拔模角为2°~20°。
优选地,所述导风孔的小口端的面积为2~90mm2,且所述导风孔的小口端之间最小距离为0.2~12mm。
优选地,所述导风叶片为平板,所述导风叶片的结束端靠近所述导风板设置且所述结束端向上倾斜,所述导风叶片的导风平面与水平面之间形成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5~45°。
优选地,所述所述第一夹角为α,所述第二夹角为θ,其中,θ=α+(0°~20°)。
优选地,所述换向机构包括拉杆和安装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且另一端悬空,所述安装杆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导风叶片的起始端可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杆上,所述导风叶片的结束端固定安装于所述拉杆上。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上设置有夹爪,所述导风板的端部设置有转轴,所述导风板的转轴插入所述夹爪。
进一步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壳体、控制器和如上述所述的导风组件,所述壳体上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导风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上述所述空调器的导风方法,所述导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48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挡风板、空调器室内机及空调器
- 下一篇:安装于空调器的导风结构以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