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H‑X形肋片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2003.3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王启杰;梁学东;曹绛敏;时标;张锡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上海和衡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0 | 分类号: | F28F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12 | 代理人: | 张群峰,吕良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肋片管 | ||
1.一种传热管,包括:
基管;以及
固定在基管外周表面上的多对肋片,所述多对肋片沿基管轴向隔开布置,
其中每个肋片具有第1端平面部、过渡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第1端平面部与第2相对端平面部相互平行但不共面并通过过渡部相互连接,
每对肋片包括第一侧肋片和第二相对侧肋片,相邻肋片对的第一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相互平行并间隔距离C并且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也相互平行并间隔距离C,第一侧肋片的过渡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过渡部的倾斜或弯曲方向相反,
每个肋片通过设置在过渡部上的弧形缺口无缝接合在基管外周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管,其中在每对肋片中,第一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2相对端平面部共面,第一侧肋片的第2相对端平面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共面。
3.一种传热管,包括:
相互平行并且隔开布置的两个基管;以及
固定在所述两个基管外周表面上的多对肋片,所述多对肋片沿基管轴向隔开布置,
其中每个肋片具有第1端平面部、第1过渡部、中间平面部、第2过渡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其中第1端平面部通过第1过渡部连接于中间平面部,第2相对端平面部通过第2过渡部连接于中间平面部,第1端平面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共面并与中间平面部相互平行但不共面,
每对肋片包括第一侧肋片和第二相对侧肋片,相邻肋片对的第一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相互平行并间隔距离C并且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也相互平行并间隔距离C,第一侧肋片的第1过渡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1过渡部的倾斜或弯曲方向相反,第一侧肋片的第2过渡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2过渡部的倾斜或弯曲方向也相反,
每个肋片通过设置在第1过渡部和第2过渡部上的弧形缺口无缝接合在相应的基管外周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热管,其中在每对肋片中,第一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中间平面部共面,第一侧肋片的中间平面部与第二相对侧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共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传热管,其中在每个肋片中,过渡部均为平面过渡部,与第1端平面部和第2相对端平面部分别形成相应的钝角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热管,其中每个肋片均通过弯折相同尺寸的矩形钢片而形成相同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热管,其中每对肋片的第一侧肋片和第二相对侧肋片在基管横截面上的投影之间的最小间距W等于或大于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管,其中距离C大于每个肋片的起伏高度D。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热管,其中每个肋片的第1端平面部、第2端平面部均与基管的横截面平行。
10.一种热交换器,由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热管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上海和衡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上海和衡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20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