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跨度黄土隧道上台阶CD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981637.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5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13 |
发明(设计)人: | 罗彦斌;陈建勋;向忠宝;张卫卫;王伟;曹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0;E21D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韩翎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跨度 黄土 隧道 上台阶 cd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黄土隧道上台阶CD施工方法。本方法能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且各步序施工相互干扰小,施工进度快。本发明采用的施工方法步骤为1)先行导左侧洞拱部开挖;2)先导核心土开挖;3)后行导右侧洞拱部开挖;4)后行导洞核心土开挖;5)先行导洞边墙开挖;6)后行导洞边墙开挖;7)仰拱开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黄土隧道上台阶CD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交通流量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国内修建的大跨度黄土隧道越来越多。由于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以及支护技术研究还不完善,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可供参考。
目前,大跨度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借鉴大跨度石质隧道、大断面铁路黄土隧道、双车道黄土隧道的施工经验,采用双侧壁导坑法、交叉中隔壁法、单侧壁导坑法、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三台阶七步开挖法等施工方法进行施工。然而,由于黄土结构特殊,不同地区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强度特性、变形特性、构造特征差别较大,在黄土地区修建大跨度隧道过程中,以上施工方法因其施工造价、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相互制约,很难同时满足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的要求,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以牺牲施工进度来保证施工安全,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采取恰当的施工方法和支护技术,安全、经济、快速地完成大跨度黄土隧道的开挖与支护,将成为隧道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跨度黄土隧道上台阶CD施工方法,本方法能保证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且各步序施工相互干扰小,施工进度快。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跨度黄土隧道上台阶CD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步骤为:
1)先行导左侧洞拱部开挖:利用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侧壁Ф50超前小导管,再人力配合挖掘机开挖左侧导洞拱部,开挖高度2.0m左右,满足施工空间,核心土长宽高为2.5×3.5×4.0m,接着施作先行导洞拱部的初期支护和中隔壁临时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拱脚处设置纵向U30a槽钢托梁,架立I25a型钢钢架和I20b临时钢架,在先行导洞拱脚处打设两根Ф50锁脚锚管,安设钢筋网片和纵向连接钢筋,喷射C20混凝土至设计的厚度;
2)先导核心土开挖:待左侧导洞拱部支护及喷射混凝土完成后,挖掘机开挖左侧导洞核心土,同时进行下一循环左侧导洞拱部开挖;
3)后行导右侧洞拱部开挖:滞后左侧导洞拱部20~25m后,挖掘机开挖右侧导洞拱部,随后人工手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导洞周边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拱脚处设置纵向U30a槽钢托梁,架立I25a型钢钢架,在后行导洞拱脚处打设两根Ф50锁脚锚管,安设钢筋网片,喷射C20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4)后行导洞核心土开挖:待右侧导洞拱部支护及喷混完成后,挖掘机开挖右侧导洞核心土,同时进行下一循环右侧导洞拱部开挖;
5)先行导洞边墙开挖:滞后左侧导洞拱部35~40m后,挖掘机开挖左侧导洞边墙,随后人工手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边墙马口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拱脚处设置纵向U30a槽钢托梁,架立I25a型钢钢架,在先行导洞边墙底部打设两根Ф50锁脚锚管,安设双层钢筋网片和纵向连接钢筋,喷射C20混凝土至设计的厚度;
6)后行导洞边墙开挖:滞后左侧导洞拱部50~55m后,挖掘机开挖右侧导洞边墙,随后人工手持风镐整修表面,施作边墙马口初期支护,即初喷3~4cm厚混凝土,拱脚处设置纵向U30a槽钢托梁,架立I25a型钢钢架,在后行导洞边墙底部打设两根Ф50锁脚锚管,安设双层钢筋网片和纵向连接钢筋,喷射C20混凝土至设计的厚度;
7)仰拱开挖:根据现场监控量测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人力配合机械拆除中隔壁临时支护,挖掘机开挖仰拱,随后施作仰拱初期支护,然后利用仰拱栈桥灌筑仰拱与边墙基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6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闪插式螺栓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双液注浆加固隧道土质中岩柱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