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应用数据和页面的动态加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981027.7 | 申请日: | 2017-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80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咏秋;胡扬波;丁宗银;杨定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9/445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00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应用 数据 页面 动态 加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网在移动互联网环境web动态加载技术,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电力信息微应用数据和页面的动态加载方法。
背景技术
Bootstrap移动应用开发框架,Bootstrap是基于 Less、丰富的 Mixin,具有丰富的删格系统,栅格类适用于与屏幕宽度大于或等于分界点大小的设备,并且针对小屏幕设备覆盖栅格类。 因此,在元素上栅格类适用于与屏幕宽度大于或等于分界点大小的设备,并且针对小屏幕设备覆盖栅格类。 因此,在元素上应用, 也影响大屏幕设备。
该框架的优点是可以快速适配PC端、移动端界面展示,具有兼容性高、响应式布局、栅格式设计等特点,但是bootstrap框架的不足是无法满足移动应用开发动态加载的需求。
Amaze UI移动应用开发框架,Amaze UI是由北京美通云动公司开发的国内首款开源跨屏、轻量级、高性能前端框架。该框架以移动优先为理念,从小屏逐步扩展到大屏,能够适配大部分设备屏幕。通过结合CSS3技术实现动画交互,使得展现效果更加平滑、高效,Web应用加载速度更快。同时该框架包含丰富的CSS、Js、Web组件,可以快速构建出体验出色的跨屏界面。在这么多优点里面,Amaze UI也不具备动态加载技术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微应用数据和页面的动态加载方法,该方法按照依赖关系的递归执行文档创建脚本库,减少了网络请求,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微应用数据和页面的动态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获取模块代码方法中的内容,去创建其中的脚本以实现动态加载;通过回调函数分段加载,按照依赖就近原则递归执行脚本,从上到下依次加载文件;通过动态加载的文件获取回调函数,进行逻辑判断实现分段加载,减少了网络请求,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如下:
1) 路径配置
paths: {
"basepath":basepath
}
basepath则为定义当前的路径
2)预加载项
preload:['basepath/css/main.css',
'basepath/js/modules/jquery-1.9.1.min',
'basepath/js/modules/public'
]
3)基础路径
base: "" + basepath + "/js/modules/"
4)别名配置
alias: {
"dialog": "dialog/dialog"
}
5) 页面请求
require(“dialog”);//动态加载别名样式和js
require(“index”);//动态加载逻辑js
require(“index.css”);//动态加载样式css。
动态加载信息,在预先加载的时候使用配置中的preload来加载与服务端交互的js和css。当某个页面所需加载js和css的时候,可使用require直接依赖加载,从而做到了写极少的代码,来动态加载所需的样式和逻辑。
本发明既减少了网络请求,也提升了用户体验。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微应用数据和页面的动态加载方法,通过获取模块代码方法中的内容,去创建其中的脚本以实现动态加载;通过回调函数分段加载,按照依赖就近原则递归执行脚本,从上到下依次加载文件;通过动态加载的文件获取回调函数,进行逻辑判断实现分段加载。
具体如下:
1. 路径配置
paths: {
"basepath":basepath
}
basepath则为定义当前的路径
2. 预加载项
preload:['basepath/css/main.css',
'basepath/js/modules/jquery-1.9.1.min',
'basepath/js/modules/public'
]
3. 基础路径
base: "" + basepath + "/js/modules/"
4. 别名配置
alias: {
"dialog": "dialog/dialo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未经江苏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9810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